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347 篇文章
国庆节是我们的法定节假日,全国上下共同欢庆,当然,最开心的就属我们的孩子了,平时早早上床睡觉,放假了可以晚睡;平时不让吃的,放假了都可以吃了;平时父母总不在身边,这时候也可以天天缠着爸妈了……
可小长假过完,“长假综合征”缠上了宝贝们,我们如何来解决一下问题呢:
1. 睡觉没规律,天天都要哄许久才能入眠?
2. 孩子们因为吃得太多太杂,产生了积食?
3. 已经玩上瘾的电子产品怎么也不肯撒手?
4. 为了不让爸爸妈妈上班,开始撒娇、大哭大闹?
让我们从睡眠、饮食和行为方面一起来寻找小窍门吧~
睡眠
孩子对小长假的“意犹未尽”,以往良好睡眠规律被打破。这可能与孩子在节日期间隐隐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关,由于过节期间父母比较频繁地带孩子走亲串戚接触陌生环境或长途旅行,宝宝因不适应这些陌生环境,容易产生一些烦躁的表现;如果陌生环境中还包含了一些不良的因素,如过强的光线、过大的噪音、异常的气味等,就会直接对小孩产生不良刺激,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稳、时间不足,夜惊夜哭、遗尿等。
针对幼儿
1、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早睡早起,让他慢慢适应以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这样才能保证他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玩耍。白天尽量让孩子玩耍,减少午睡的时间或不要让孩子太晚睡午觉。试着从今天起一点点提前孩子的睡觉时间,但不能一下就要求孩子比往日早睡一两个小时。
2、保证安静的睡眠环境: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不要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尽快入睡。
3、安稳情绪: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小年龄的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年龄大的,多和孩子一起做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拼拼图,画画等,尽量少从事一些让孩子兴奋激动的活动。
4、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散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消耗体力,有助孩子提升睡眠质量。
针对大孩子
保证孩子准时睡觉:给孩子设定一个上床睡觉和熄灯的时间,最好提前一天开始,给孩子15分钟的就寝时间比较合适。在孩子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家中大部分的灯关掉了,研究表明,关闭灯光能够帮助孩子更快的放松情绪,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把第二天的闹铃早设定几分钟:为了避免早晨起床手忙脚乱,你可以把闹铃提早设定几分钟。让闹铃早响几分钟能够给你一个清醒缓冲时间,充分利用早醒的这几分钟,开始状态良好的一天。
饮食(后附食谱)
1.清淡食物配粗粮
节后几天的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同时,多喝粥和汤,比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小米粥、面条汤等,不妨配点咸菜,这些汤汤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让孩子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休息调整。
2.多喝开水解油腻
利用两三天时间,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多喝白开水,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对肝脏的危害。
3.吃水果保平衡
要调整节日里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当有效的。橙汁和木瓜能很好地调整消化机能,它们都有去热滞的作用。此外,不妨买点银花、菊花,加点蜜枣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还有平衡消化功能。
4.绿色蔬菜补充纤维
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膳食纤维之所以不足,是因为摄取的新鲜蔬果不足,再加上节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出现便秘或排泄不顺的情况,所以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少吃肉,以补充足够的纤维素。
~~食谱举例~~
黑米动物宝宝
原料:胡萝卜20g、黄瓜20g、黑米20g、大米60g
营养:每100g含能量 236.7kcal 、蛋白质 5.6g、脂肪 0.9g 、碳水化合物 51.6g
制作方法:
1.黑米、大米按1:3的比例放入锅中冲洗备用。
2.胡萝卜和黄瓜切片焯水备用。
3.一份米兑一份半水,放入蒸箱中煮饭开始。
4.半小时后黑里透红的米饭出锅了,盛入盘中,搭配胡萝卜、黄瓜摆出动物宝宝造型就可以了。
山药芸豆炒秋葵
原料:山药80g、芸豆40g、秋葵160g、黑木耳20g、葱0.8g、姜0.4g、盐0.4g、油0.8g
营养:每100g含能量 72.6kcal、蛋白质4.6g 、脂肪 0.6g 、碳水化合物 12.4g
制作方法:
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1cm菱形小块,焯水备用。
2.黑木耳用热水泡开,洗净,撕成1.5cm见方的小块备用。
3.秋葵洗净切1.5cm小块,焯水备用。
4.芸豆洗净蒸熟备用。
5.锅热注入油,放姜末爆香之后,依次加入山药、秋葵、芸豆、黑木耳一起翻炒2分钟。
6.最后加入盐,出锅即可。
行为
1.合理分配上网、玩手机、看电视时间
假期里容易出现手机儿童、PAD儿童、电视儿童,这往往和家长对孩子全面解禁电子产品、而孩子又缺乏自控力有关,特别是家庭聚会时,为了让孩子们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给他们一个手机或PAD,似乎成了最有效的方式,当这种模式天天上演,问题就来了,孩子们在家庭聚会时不再关注寻找同龄人玩耍,出门旅游时对周边的新鲜事物不感兴趣,时时刻刻惦记着手机、PAD,甚至为此减少睡眠时间,一旦开了学,不仅生活节律难以迅速调整回来,而且对电子产品形成的依赖,让其在接触不到时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
因此合理分配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出门前想好并准备好可以让孩子参与的游戏或节目,鼓励孩子在户外、大自然中寻找发现乐趣,并及时地给予正面鼓励。生活节律打乱之后需要重新建立,如每晚睡眠及早上起床的时间,一日三餐的时间,每日排大便的时间,重新建立需要经过1~2周的时间。表现不好时,要提醒孩子放假前是怎样表现的。如果孩子表现好,要马上表扬他:“你又和以前一样棒了!”如果出现哭闹行为,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要让步,实在是无理取闹,家长可以用冷处理,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
2.解决分离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节后分离焦虑?节日期间,家长几乎全天候陪着孩子。节后这些最亲近的人突然不能守在身边,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有的就通过喊叫、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焦虑。
上班前两天,要给宝宝打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上班前夕,家长要让节假日后的代养人多跟宝宝接触,而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和宝宝短暂分离,不要全天候和孩子呆在一起。临近上班时,就要告诉孩子快上学了,和孩子一起回忆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好朋友以及学校里的快乐生活。
在孩子问题发生时,家长千万别跟着情绪化,保持积极、乐观、信任的态度,有助于缩短孩子节后分离焦虑。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接送,否则容易激活孩子的不良情绪,还要注意用积极语言暗示,避免以下消极言语:如“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有没有吃饱?”“有没有被老师批评了?”等。
3.增加运动时间,培养运动爱好
假期堆积的脂肪、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运动时间来缓解,并且运动对于培养良好的自制力、耐力和增加大脑工作效率都有帮助。但是选择什么样的适宜运动、运动能消耗多少热卡,如何利用运动培养孩子,还是值得关注的。
运动消耗的热卡和对应的食物热量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父母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开放的心态: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总会得到你的支持。
2. 应有耐心:如果孩子选择起来有困难或固执己见,家长也应该很耐心,也许要经过好几次尝试,孩子才知道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
3. 做孩子的榜样:自己就不爱运动的父母很难激发孩子进行锻炼。尽量使运动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寻找一些适合全家一起进行的活动,比如游泳、打羽毛球,甚至散步等。
4. 鼓励孩子对家庭锻炼活动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如果他从活动计划就开始参与,对要进行的活动也会更积极。
儿童运动以身体练习(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为基本手段,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压等练习;捉迷藏、跳舞、溜滑梯、打秋千等游戏;郊游、拍球、跳绳、骑儿童车、游泳、体操等运动。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如:提高速度能力可选择跑、骑儿童车等项目;增强耐力能力,可选择长时间跑的游戏、游泳、郊游、跳绳等练习;增加力量能力可选择跳、投等练习;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可选择跳舞、打秋千、拍球等游戏;提高柔韧能力可选择体操、按压等练习。
~~儿童运动注意事项~~
1.玩滑板车
8岁以下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玩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
2. 兔跳
在做兔跳运动时,人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样对骨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儿童来讲,很容易造成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3. 扳手腕
儿童四肢各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坚固性较差,加之骨骼还没有完全骨化,易在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肢体变形。另外,憋气是扳手腕时必然的现象,久之,会影响儿童心脏功能的正常发育。
4. 倒立
尽管幼儿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强,但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
5. 拔河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幼儿的心脏正在发育中,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不能负担像拔河这样的大力量对抗。有医学工作者曾对250名5岁至6岁的儿童在拔河比赛中进行生理检查,发现心率均高,赛后1小时有30%的儿童心率仍未能恢复正常。
总之,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