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341篇文章
快速判断病情,是急诊医生所必备的技能。对于非医护人员,学习快速判断病情的方法,能使您在突发情况时分得清轻重缓急,做到临危不乱。
故事
我刚到急救中心工作的那一年,跟着师傅出的一趟大型车祸的诊,现在仍记忆犹新。
在乡村公路的弯道处,小轿车超车时迎面撞上对向车道的金杯车。
金杯车翻下农田,车子周围坐卧着一堆病人。
师傅说:“群体伤现场,首要任务是检伤分类,快速搞清楚有多少人受伤,轻中重伤分别多少,是否需要救护车增援。”
“小轿车上人少,你来搞定!金杯车的交给我!”师傅说着,在救护车刚停稳的瞬间,跳下车冲下了农田。
我一个人来到小轿车旁,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女性伤员,能走路,但是头上有流血伤口,我立即给她做了止血包扎。
我正想给她做全面检查时,她指着车内对我说:“医生,快救救我老公!”
我看到变形的驾驶舱内还有一个人,很痛苦的样子。
我去拉驾驶舱的车门,但是无法打开。我绕到副驾驶舱,拉开车门,看到一中年男人,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呻吟不止。
我问他:“您哪里痛?”
“哎呦!哎呦!”他不说话,只顾着呻吟。
“意识不清?”我问自己,但是我检查了他的头面部,并没有明显外伤。
“休克?”我心里疑惑,找来血压表准备给他量一个血压。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师傅的声音:“不用量了!一看就知道是个危重病人!”
我回头,惊讶地问:“您那边搞完了?”
他不回答我的问题,只顾着对护士说:“你记录一下,金杯车上伤员11名,其中轻伤7名,重伤3名,危重伤1名,轿车上伤员2名,轻伤1名,危重伤1名。”
然后师傅对着轿车驾驶员大声问道:“您哪里痛?”
驾驶员指了指自己的胸部和左下肢,师傅看了看他的左下肢。掏出手机拨打了120,说:“现场伤员…,派两辆车增援,另外有驾驶员被困车内,请消防增援!”
后面的事情不再赘述。
事后,我问师傅:“您是怎么在两三分钟内搞定那么多病人的?”
师傅略显得意地说:“检伤分类像你那么搞可不行,没有重点,漫无目的,更不能顾全大局!”
“其实很简单!先吼两嗓子,接着一摸一看,就搞定了!”他接着说。
我疑惑地看着他,他解释道:“到现场,先对人群大喊‘所有能走路的伤员请到这边来集合!’。能走路的,先判断为轻伤。接着再对剩下的人喊‘能听到我说话的人,请大声回答我或举手示意!’。能回答或示意的人,说明意识清楚,先不管他们,重点检查剩下的病人。”
“对于单个病人,摸着脉搏,看看呼吸,几秒钟就能大概知道生命征。”师傅说。
我仍然是一脸疑惑,师傅又解释道:“脉搏的频率代表心率,脉搏的强弱代表血压的高低;呼吸的话,重点看呼吸频率和节律即可。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是循环和呼吸系统,只要脉搏和呼吸正常,说明循环和呼吸系统没有大问题,病人暂时死不了!”
听完师傅的话,我顿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对于非医护人员,该如何快速判断病情呢?我总结了六点,可以归纳为一句口诀:“动反呼吸,表面淋漓。”
一看病人的行动力
正常人四肢活动自如,能走,能跑能跳。如果病人不能走路,甚至需要轮椅或者担架,考虑病人危重。
二看病人的反应
正常人意识清楚。如果对着病人呼喊,拍打他,甚至掐他都没有反应,说明病人没有意识。如果病人能说话,但是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简单问题回答有误,考虑意识模糊,也考虑病情危重。
三看病人的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如果病人的呼吸频率高于20次/分或者低于12次/分,都属于异常。
正常人呼吸节律整齐,如果呼吸忽快忽慢,有呼吸暂停,叹息样或者抽泣样呼吸都是异常。
正常人的呼吸轻松自如。如果病人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呼吸时胸廓或周围的软组织有凹陷,均为呼吸困难,考虑病人危重。
病人的呼吸次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胸腹部起伏来判断。如果病人有明显呼吸,我们可以去数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如果无反应的病人,5-10秒内无胸腹部起伏即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四看病人的表情
如果病人有严重的疼痛,会出现痛苦表情。如果病人有失血性休克,可出现淡漠病情。如果病人极其危重时,可出现惊恐表情。这些表情都提示病情危重。
五看病人的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应该是红润的。如果病人面色苍白,考虑失血,贫血或神经反射导致小血管收缩。如果病人口唇面色紫绀,通常提示病人有严重的缺血。这些都是危重病人的常见提示。
六看病人是否有大汗淋漓
病人出现大汗淋漓,常因体内有严重的神经反射,提示病人有严重的病症。
以上就是判断病情的六步法,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六步中没有摸脉搏,为什么呢?原因是触摸脉搏对于公众人员有一定难度,而且在突发情况时容易触摸不准确,所以没有要求。
至于口诀“动反呼吸,表面淋漓”,或许您觉得前面的动反呼吸没有规律,您也可以记做动感呼吸。如论如何,能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教会非医护人员快速判断病情,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难题,大家也可以提提意见,毕竟群众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
紧急呼叫120杂志主编:周国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