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小李是个银行工作的白领,平时工作很辛苦。年初来找我,说今年过年,大家都在玩“手机抢红包”,结果几周下来,脖子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比平时更厉害,担心自己得了颈椎病,就来找我咨询。
说起颈椎病,很多老百姓觉得脖子酸痛就是得了颈椎病,其实不然。按照医学的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椎骨及椎间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简单地说,颈椎病是由于老化突出的颈椎间盘、钙化的韧带和颈椎骨质增生(老百姓俗称骨刺)压迫神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颈肩痛、四肢麻木、乏力等。严重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严重会发生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后果。详细问了小李的病史,做了检查,他的症状仅仅是颈部酸痛,平时工作久坐累了就会发作,休息热敷下,或去按摩下就好转了,这次的症状也一样,并没有手麻两条腿无力等表现,所以他应该是“软组织劳损”。
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的“退行性变”,也就是老化。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老、衰、亡的自然过程,颈椎也同样如此。椎间盘组织老化后,其中心的髓核组织脱水变硬,外层纤维环薄弱,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就引起了颈椎病。还有一种情况是颈椎骨刺,骨刺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当脊柱不稳定时骨质会增生来增加脊柱的强度。骨刺本身不是坏事,但当增生的骨刺压迫神经产生症状时就会引起颈椎病。所以骨刺不是颈椎病,但它是导致颈椎病的原因之一。
颈椎病常分为脊髓型和神经根型这两种。脊髓型颈椎病是指脊髓(也就是神经的总干)收到压迫造成四肢麻木、肌肉力量下降。患者常常出现双脚踩棉花感、束胸感,走路易跌倒。这种类型后果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患者往往出现颈肩部和上臂以及手的酸痛、麻木。
颈椎病的发病还与日常生活、工作、睡眠体位是否正确等有关。比如会计、作家、驾驶员或从事电脑操作的人员,他们需要低头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久而久之,一方面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另一方面,由于肌肉力量下降,加速颈部的韧带和椎间盘退变老化,就容易得颈椎病。正常的颈椎是有一个向前凸起的弧度,当长时间低头后,颈椎的弧度会消失,容易造成椎间盘老化退变,突出压迫神经,也就容易引起颈椎病,这些人拍X片时会发现“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就要警惕颈椎病的发生。现在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发达,“低头一族”越来越多,也是造成颈椎病容易发生的一个原因。
因此在颈椎病发病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颈部肌肉锻炼,对延缓颈椎的衰老很有好处。比如电脑不宜过低,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要经常变换颈部和头部的位置,白领一族要学会颈部工作操。看手机、看书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几分钟,做一些舒缓的颈部屈伸、旋转运动。枕头的选择不能“高枕无忧”。正确的枕头应该是“颈枕”,要放在颈肩部下方而不要枕在头下。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维持颈部前凸的弧度即可;侧卧时枕头要略高,使头部维持在中线水平。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合理锻炼颈部肌肉,也有助于加强颈椎的稳定度,防止过度的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延缓颈椎的老化,从而减少颈椎病的发病机会。另外,戒烟也非常重要。因为吸烟时,有许多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会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一氧化碳气体也能破坏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过程加快,促使颈椎病的发生。万一需要手术,手术后吸烟患者痰会非常多,咳痰如果不彻底有发生肺炎的危险,甚至可能造成窒息。
平时还经常遇到一些病人,他们的症状是头晕或头痛,加上有时会有些颈部酸痛症状,就认为是颈椎病。其实引起头晕头痛的疾病种类繁多,绝大部分不是颈椎病引起,常见的是五官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眼科等疾病。只有极少数病人的头晕与颈椎旋转有关,是因为颈椎部位的血管或交感神经受压造成,临床上也只把它称为“颈性眩晕”,发生率仅1%。
一旦出现下列症状,就算没有脖子酸痛,也一定要高度警惕,因为你很可能已经得了颈椎病。比如:肩部和上肢的放射样疼痛;四肢持续麻木;写字、握筷、扣纽扣不灵活了;走路没力气了,有像踩棉花的感觉。尤其是老年人,不要认为走路没力气一定是人老了,关节不活络了。这些病人一定要去医院及时治疗。
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往往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包括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姿势,牵引和理疗,加上口服药物神经营养治疗。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可能得到满意的疗效。如果经过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才需要手术治疗。
很多病人由于害怕手术,保守治疗效果差就去找“偏方”。常常延误病情。
一旦明确是脊髓型颈椎病,就要尽早手术。这类患者是禁止牵引和保守治疗的,因为牵引会加重脊髓压迫。而保守治疗往往会延误病情,因为脊髓压迫时间越长,手术效果就越差。就像一棵小草,被石头压住了,草已经发黄了,还不去把石头搬掉,等草枯萎了,才想到去搬石头,那时候草已经枯死,悔之晚矣。有些患者在医院做了核磁共振(MRI)检查后发现“脊髓出现高信号”,其实就是“脊髓变性”,这时候如果再延误病情,治疗效果会很差,即便手术,神经功能也往往难以恢复,到最后发展到瘫痪的悲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比如显微镜的使用,将微创化的技术带到颈椎手术中,其安全性大为提高。老百姓害怕“颈椎手术开了要瘫痪的”是老观念。诚然,任何操作、手术都会有风险。如同做飞机旅行,如果飞机失事,后果非常严重,但发生率极低。颈椎手术虽然是高危手术,但实际上目前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目前在我们医院发生手术后瘫痪的比例远低于千分之一,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讳疾忌医。
本文作者:
周晓岗,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微创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董健,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全国委员,上海市中西医骨伤科主任委员、脊柱病协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