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窒息?
窒息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气道堵塞和异常,使气体出入呼吸道发生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人体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尤其是大脑。脑细胞一旦中断氧气供给,就会引起不可逆变化,严重时遗留记忆丧失、痴呆,以至造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临床上窒息常见的有三种类型:①机械性窒息(如异物窒息或喉头水肿),②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③淹溺液窒息,其中以异物吸入性窒息最多见,指各种体外异物或胃内容反流误吸入呼吸道阻塞咽喉或气管、支气管而引起的窒息。窒息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死亡。气道完全阻塞造成不能呼吸只要几分钟,心跳就会停止。
二、哪些人容易发生吸入性窒息?
婴幼儿和老年人是吸入性窒息的好发人群。
1、婴幼儿好奇心强,家长未及时看护状况下容易吞食异物或进食体积较大食物时,因其吞咽功能不健全,阻塞气道造成异物窒息。
2、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疾病而长期卧床的老人,因护理不当易造成噎食窒息;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脑部病变造成吞咽反射障碍是导致误吸窒息的主要原因。
3、醉酒者醉酒后胃内容物反流容易误入气道,引起窒息。
4、精神病人,进食时不受意识控制,或吞食异物堵塞气道易致窒息。
三、吸入性窒息的表现有哪些?
异物进入气道后可引起剧烈呛咳、气急、喉鸣、声嘶、突发胸闷、烦躁、颜面皮肤青紫、吸气性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抽搐等,严重者呼吸及心跳由快至慢,心律不齐,甚至心跳停止。
四、发生窒息后我们能做些什么?
吸入性窒息危害巨大,往往几分钟就可以夺走一条生命,抢救要争分夺秒,不要待以转院,要因地制宜,一旦发现有异物进入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立即采取徒手抢救法,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同时拨打120电话,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救治。
1、清除口中异物,并轻叩其拍背,鼓励咳嗽,促进异物排出。
2、若患者不能咳嗽,此时需立即采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帮助患者咳出异物。
3、上呼吸道梗阻无法解除、病人呼吸困难明显时,应当机立断行环甲膜穿刺,以迅速解除呼吸困难,但要注意进针深度和方向。
4、尽快转入就近医院,急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等,以彻底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五、如何预防窒息?
吸入性窒息与患者的自理能力、照顾者的类别、进食的体位、进食的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很多患者往往可以通过改善进食方式或体位预防窒息的发生,预防窒息往往比治疗更重要。
1、进食时尽量采取坐位,不能坐起时,也要采用高于45°的半卧位,进食后要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 分钟以上,进食中不宜说话,缓慢进食,防止呛咳;
2、对于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吞咽困难者,应以进软食为主,避免进食大块固体食物;
3、对于存在会厌反射障碍病人,酌情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饮食;
4、加强对婴幼儿、精神病人的看护,婴幼儿要注意果冻类食物。
小贴士
1、“海姆利克”急救法:最为理想的办法是美国医学会推荐的“海姆利克”急救法。其原理是:窒息时,患者的肺内仍有残留气体,给膈肌以突然向上的压力,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从而压迫双肺,驱使肺内残存的气流进入气管,便可排出卡在气管口的食物或其他异物。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图片选自2013年sina网新闻中心
2、环甲膜穿刺:环甲膜位于喉的下方,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前无坚硬遮挡组织,低头时,沿喉结最突出处向下轻轻地摸,在约2-3厘米处有一如黄豆大小的凹陷,此处即为环甲膜位置所在。选定部位后,采用18号粗针头从环甲膜正中刺入,有气体从针尾呼出,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即穿刺成功。
图片选自熊旭东主编《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
追蝶逐梦
钱是挣不完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要注意身体健康,多看看一些科普知识,找科普上达医晓护
2017-05-11 17:55
我要点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