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借你一双慧眼,把“晕”看真切

作者: 陈莉云,熊旭东    2018-05-03原创标识

收藏

在急诊,常常每天会碰到好多因“晕”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是独自走进诊室;有的是坐在轮椅车上;有的是救护车送入。有人神色慌张地叫喊:“医生,快来救人!他/她不行了!脸色煞白,浑身都是冷汗!站不稳,眼睛也睁不开…….”。有人很淡定地说:“医生,我又晕了,你给我打个针吧!”。有人双眼紧闭,头一动也不敢动;有人可以睁眼,配合做相关检查。有人说:“医生,我觉得天旋地转,周围的东西都在转动……”;有人说:“我觉得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眼前发花”。 ……


640.webp (3).jpg

 

如上所述,头晕和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患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老年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病因多样,且涉及多个学科,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快速有效的判断。2017年底及2018年初,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分别发表了《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这些专家共识或者教科书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如:前庭、半规管、内耳迷路、中枢前庭通路、脱髓鞘病变……。如果缺乏医学专业背景的大众去阅读则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越看越晕。本文拟从普通大众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向导来科普大众。

 

Step1

保持镇静


有了症状,不管是哪种“晕”,请记住仅需要“适当的”担忧,切忌惊慌失措,五内如焚。因为,这样对缓解自己的病情,以及对医生的诊断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医生问诊时,患者家属搓手顿足地说:“人家都这么难受了,你还在那喋喋不休地问个没完,赶紧救人呀!”可是晕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果医生不问清楚病情,如何给你诊断和治疗呢?

 

Step2

详细描述“晕”的症状


2009年,国际Barany学会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4种类型,再根据发作情况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2种亚型。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开始晕啦?其实,只是想告诉你“晕”真的很复杂。不过,你需要做的是告诉医生,你的这种“晕”是什么样的。是自身没有动,但是出现运动幻觉,比如:旋转感、摆动感......,即通常所说的“天旋地转、周围东西在快速移动、像是在乘船一样摇摇晃晃......;还是在直立、坐位或行走时出现站立不稳、要摔倒感;有没有出现视觉方面的问题,比如幻视、视觉倾斜、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等。

 

640.webp (4).jpg


 Step3

详细描述发病时的伴随症状以及发病的特点


比如:是急性发病还是慢性?症状持续时间是数秒、数分钟、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数天、或持续时间不定。是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作?有没有位置诱发性(如头往左侧或者右侧,由卧位转为坐位等)?有无伴随症状(耳鸣、耳聋、耳涨、两眼看一物体感觉为两个物像、口齿不清、部分肢体活动能力减弱、感觉障碍等)。这个部分有点复杂!总之,医生问你什么问题,尽量详细描述,因为你比医生更明白自己的感受,医生要通过这些回答来判断可能的病因。

 

Step4

配合医生做相关体格检查


通常有这么几种:


1.瞳孔和眼动的检查。有人会说我知道,又要叫我头不动,眼睛跟着医生的手指移动了,可是我眼睛压根就不敢睁开,咋办?那就不睁呗!医生也是很通情达理的哦!


2.神经系统的检查。通常医生会让您平躺,接着医生用手托着你的头往上抬;用棉签划你的脚底;指示你活动手臂或腿部,做相应屈、伸动作等等。


总之,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医生说的去做。

 

如果以上Step2-4,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的话,那对“晕”的病因,医生心中应该有大致的方向了,因为准确和完整的病史及体格检查可使70%以上的“晕”病因近乎明确。

 

640.webp (5).jpg


Step5

辅助检查和治疗


对于这个部分我想说的是,请相信你的医生!有时候会碰到一些病人说医生我知道我是什么病,我不要做什么检查了,你就给我用某某药就行了。可是医学存在太多的专业性和不确定性,有碰到过脑出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还有很多人说直接给我用点“活血药”就行了,可是你知道么,用药是要排除一些禁忌症的,如果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了是不可以用“活血药”的。所以,为了更好的诊断、治疗请相信专业。比如做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少数以眩晕起病),部分脑梗死和肿瘤等,必要时需尽快行头颅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甚至数字减影技术血管造影(DSA)其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电解质以及脑血管病相关检查。如果排除了中枢性的病因,我们建议继续做关于平衡功能、听力、耳石的检查或者是看精神心理科医生。在治疗方面,以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为主。

 

最后,说说对晕的保健预防


1.要进行精神调养。头晕或眩晕病人的精神调养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头晕或眩晕。因此,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头晕和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2.要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头晕或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头晕还是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此文并不是关于“晕”的扫盲,不是为了让读者知道“晕”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不是为了多产生几位“百度医生”。而是为了告诉患者如何更好的医患合作,配合检查和治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急中生"治"杂志主编:熊旭东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