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落花”助眠知多少

作者:许良    2017-05-10原创标识

收藏

落花生,几乎人人都知。而落花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有何功效,了解的人则更少。

落花生枝叶,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地上1/3茎叶部分,《滇南本草》记载“治跌打损伤,敷伤处”,《滇南本草图说》曰:“治疮毒”。197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内部发行)中记载:“神经衰弱——失眠:取鲜花生叶三两,煮水喝。”临床用法:取干花生枝叶15-30克煎汤,临睡前服用10-20ml。主治各种失眠症、小儿夜啼。小儿用量根据年龄酌减。

由于花生枝叶是农民采收花生时的剩余废物,一般农民均弃之或作柴火烧掉,长期以来,尚少有人作过开发利用研究。1988年以来,全国名老中医吾师王翘楚教授,从借1000元起步,组织志同道合者成立课题组,虽在科研运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始终坚持研究方向,采取边研究、边临床、边开发的方式,医科工农结合,开展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和有关药学研究,以花生叶课题实践,带动临床科研建设。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典理论,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概括得十分精辟、科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研究的基柱。《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和《灵枢营卫生会篇第十八》记载,均认为“人与自然同纪”,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同步。

王翘楚教授在1988年一次对失眠症方药研究时,联想到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关于为什么取合欢花、合欢皮入药用,见书中记载合欢树叶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昼开夜合”与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现象同步,故取合欢花、合欢皮入药,以治疗不寐。

图片5.jpg     图片7.jpg              

受此理论思维启示,王老教授回忆起幼年时生长在农村,曾看到花生叶亦具有“昼开夜合”现象,从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想到试用花生叶治疗失眠症的研究,并进而设想人体睡眠与醒寤和花生叶“昼开夜合”现象同步,同气相求,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物质基础,如果临床试用有效,不仅发现一味新的药材和研制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新药制剂,而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药学理论可能有重要意义。因而选定该课题从临床、药理、药化、生药、制剂工艺和文献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一系列成果,终于证明二者确有共同物质基础。

二十年来,我们跟随王老教授,按照〈国家新药审批办法〉规定要求,采取药学研究密切结合临床,并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开展花生叶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和有关药学研究。

效学研究提示:落花生枝叶制剂确有较好镇静安眠作用和提高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扩张猪椎基底动脉血管、增强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毒理学实验提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中药制剂。研制成一个制剂――落花安神合剂,已供医院临床应用18年。并对花生枝叶定点、当地生态环境、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和显微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等技术鉴定、生药农药残留量、金属元素等检测,制定了生药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最后完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新药申报资料的各项标准。现已从花生枝叶中提取分离到3个有效单体,制定了一套检测手段和方法,已为研制落花安神合剂、落花生枝叶生药材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一套检测指标。

实践证明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确实存在共同物质基础。它对中药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也说明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新创新和发展。

若君有失眠,可用落花收。如今,落花叶制剂已成为我们上海市中医医院拳头产品,已成为专家病人的共识。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