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地扶不扶?这是一个网络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大多数公众眼里这仅仅是一个道德或法律问题,但在医生眼里老人倒地的处理其实还是一个技术问题。笔者认为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句产生了一种误导性,即老人倒地后应该将其扶起,但很多时候盲目将老人扶起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妈妈!原来是我害死了你呀!”
深秋的傍晚,某小区门口,人群中间,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位老人并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半个小时前,我们收到一个任务,老年女性,因“昏倒”呼120。
救护车很快到达现场,只见一老年女性被人扶着坐在路边,头却向前低垂着。
坐在老人身后的是其女儿,正在打电话,见了我们像见了救世主一样,对我们拼命招手。
然而,当我走近一看,发现老人口唇面色严重紫绀,虽有缓慢的呼吸动作,但口鼻处气流极其微弱。
“老人窒息!快准备呼吸包!”我急忙嘱托护士,准备将患者身子放平,接着去清理呼吸道。
话音刚落,患者突发呼吸完全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我立即嘱托护士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此时,患者女儿也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歇斯底里地哭喊起来:“妈妈!你不能死呀!”
清理气管内的呕吐物后我开始气管插管,插管很顺利,球囊通气无明显阻力。然而,患者仍无呼吸脉搏,瞳孔也逐渐散大。
随后只能继续胸外按压、人工通气、静推强心针等抢救流程,但是患者始终没有生命体征恢复的迹象。
我沮丧地问患者的发病经过,患者女儿说:“我妈妈平时吃的很少,身子本来就很弱。昨天上午说她头晕,叫她去医院她也不去。”
“今天中午她说头晕加重,有恶心,偶尔有双眼发黑,自己要求上医院。但因为我还要带四岁的孙子,去医院不方便,所以等儿子下班回家后才送老人去医院。”
“没想到刚走到小区门口,我妈妈便突然昏倒了,躺在地上感觉很痛苦的样子,当时我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好将她扶起身坐着,然后拨打了120。”
患者女儿哭诉着发病过程,这时人群中有人说:“老人不舒服就应该赶紧送她去医院,拖到现在,不出事才怪!”
患者女儿听完,哭得更加伤心。
抢救30分钟后,患者仍然没有任何生命体征,按规定,只能宣布死亡。
此时,人群里又有人说:“其实老人平躺的时候还好啦,被扶起来后感觉脸色就开始发紫,但她女儿还只顾自己打电话!”
患者女儿听了想去反驳什么,年轻的护士对她说:“老人昏倒了就让她平躺,千万不能随便扶起来,当时就因为她低着头,气道不通畅,加上有呕吐,所以才导致呕吐物窒息!”
患者女儿听完护士的话,趴在患者身上大叫起来:“妈妈!原来是我害死了你呀!”
我安慰患者女儿道:“你也不要太过自责,你母亲很可能是急性脑卒中,或者是严重心血管疾病,但无论哪一种都很容易致命,即便送到医院,难说也是一样的结果。”
我牵强的解释,也起到一定的安慰效果,患者女儿渐渐平静了下来。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何必要让生者背负内疚而活呢?
对于陌生老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被讹诈等法律问题。对于自己的亲人,基本不会考虑法律层面的问题,但是盲目将老人扶起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近年来,为了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国内很多地方已经出台了类似“好人法”的法律,力求最大限度保护好人与善行。
因此有人兴奋地说:“老人倒地,以后可以放心扶了!‘好人法’为你撑腰!”
然而,万物皆有两面性,在现如今国民急救知识匮乏的大背景下,对“好人法”片面的理解势必会产生很多莽撞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非但救不了人,反而还会帮了倒忙。
对于“好人法”,各地规定不同,但你必须得了解以下几点:
1.“好人法”只保护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及不要报酬的行为。
2.“好人法”不保护恶意的伤害及鲁莽行为。
3.在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必须征得患者的许可。如果患者意识清楚,施救者需表明身份,告知学过的急救训练及将提供的何种帮助。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也应征得其家属的许可,如果无人在场,才能假设患者默许。
4.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施救,但是一旦开始了救助,施救者就不能离开现场,否则将被视为遗弃行为。
因此,“好人法”鼓励的是人们的善举和合理的救治,并不能为错误的急救开罪。救人也要经过对方的允许,不是施救者的一厢情愿。而且,“好人法”不能解决所有的法律责任问题,救人时留下保护自己的证据依然很重要。
说到底,老人倒地时可能的病因有很多,如外伤,晕厥,抽搐,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是心脏骤停。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病情,留下残疾,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例如老人外伤导致下肢骨折,将其扶起可能会导致骨折端刺伤临近组织。
例如老人脊柱损伤,将其扶起可能会导致截瘫。
例如老人有低血压,将其扶起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加重意识障碍。
例如老人心脏骤停,将其扶起可能会耽误抢救时机。
例如老人昏迷,将其扶起可能会堵塞其呼吸道,引起窒息死亡,导致如开篇故事所讲的悲剧。
基于如此多惨痛的案例,那么发现老人倒地,我们是不是就不管了呢?答案肯定是要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也都会有老去的一天,救人其实等于救自己,但关键是要做到妥善处理。
那么,如果发现有老人倒地,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救助呢?
首先,整体评估。
1.评估环境安全
如交通是否管制?是否有触电及化学等危险?是否有高处坠物等危险?等等。确保环境安全才能进入现场。
2.评估病情
是外伤还是疾病?是否有活动性大出血?意识是否清楚?呼吸道是否通畅?病情是否危重?是否需要拨打120?等等。
其次,有限的处理。
1.有活动性大出血者立即止血。
2.有气道阻塞时开放气道,没有呼吸时开始心肺复苏。
3.保持一个合理的体位。
4.拨打120,陪伴观察病情,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如果您学过急救,通常情况做到以上四点即可。即正面接近老人表明身份,如果有活动性出血者用干净毛巾或衣物压住伤口止血,如果有气道阻塞时开放气道,如果没有呼吸开始心肺复苏。如果老人意识清楚,可以询问他哪里不舒服,能活动者可以试着将其扶起,不能活动者取一个老人感觉较为舒服的体位。如果老人昏迷,最好取侧卧位,或有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最后根据病情考虑是否需要拨打120,陪伴老人直到救护车到场。
如果您没有学过急救,单纯拨打120或110即可,可以询问调度员自己该做什么。很多时候,任由老人躺在地上不一定是漠视,合理的急救也不一定非要做些什么,错误的处理反而会伤害到病人!
可能有的朋友看完本帖后就更不敢扶老人了,其实笔者想说的是,老人倒地时我们一定要伸出援手,但不是一定要将其扶起。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句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误导,或许改为老人倒地救不救更为合理!
止血的具体操作可以百度搜索科普文章“伤口出血怎么办?送您止血三绝招!”至于如何开放气道,如何做心肺复苏,以及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体位,包括什么时候需要拨打120,如何拨打120等,请持续关注全媒体科普品牌达医晓护的紧急呼救120栏目(http://www.daychina.net)。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