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度,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称为低温烫伤。
入冬以后,天气变冷,人们睡觉时喜欢在被窝里用暖水袋、暖宝宝取暖,由于入睡后皮肤敏感度降低、紧贴热水袋部位长期不换位置,第二天醒来就会发现局部起了一个水泡,这样的烫伤就是低温烫伤。
对人体伤害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所以持续低温烫伤比直接烫伤更严重。 多发人群 平时门诊经常会碰到妹子因为晚上睡觉怕冷用热水袋暖脚被烫伤的。 被低温烫伤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觉不易醒的人和感觉减退的人,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为多见,夜间入睡后肢体感觉迟钝,以致发生烫伤还不自觉,不少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 预防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要以为温热不太烫的东西就不会发生烫伤,相反,持续低温烫伤的深度比开水烫伤有过之无不及。 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以尤需特别注意。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时间最好不要过长,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如果想睡觉时放在脚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 正确处理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直径大于2cm创面,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时间会比较长,愈合后疤痕明显,必要时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建议到专科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