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人们无论做什么常会有困倦、乏力、头昏欲睡、整日无精打采,犯起“春困”。
冬天人体为了适应低温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减少维持人体热量。春天后气温升高,人体血管开始舒张,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导致各系统血流量相对供应不足,易发“春困”。
中医认为:肝通于春,“春困”是由于有湿热体质,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血亏虚。
并不是所有的春困现象都是一种自然的反应,特别是患有慢性肾脏病(CKD)的人群,长时间的“春困”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先兆。
1.糖尿病肾病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贪睡、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双眼水肿睁不开,要当心出现尿蛋白或原有的蛋白尿增多,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不要错过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最佳“治疗窗”
2.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
疲乏同时伴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昏,需注意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心电图、心超检查是必要的。
3.慢性肾脏病并发症贫血
贫血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疲乏、困倦,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眼花、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要血常规的检查。
4.慢性肾脏病电解质紊乱
慢性肾病患者冬天少动、控制饮食往往会出现水电解质发生问题,当身体缺钾时也会出现类似“春困”的表现,同时会有全身肌无力、肢体软瘫、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心律失常、反应迟钝甚至于呼吸机麻痹现象。及时血电解质、心电图的检查和随访很重要
5.慢性肾脏病情有加重趋势
在疲劳犯困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食欲不振,口腔有尿味,显示慢性肾脏病可能已发展到尿毒症阶段,尽快到医院查查肾功能。
肾脏是沉默的杀手,早期无任何不适。可能会有类似‘春困’症状外,还会有:如尿泡沫增多、尿色改变、酱油色尿、尿痛、水肿和夜尿增多,有时合并高血压和贫血;年轻人出现头痛,注意肾性高血压。眼睛睁不开、昏昏欲睡,当心肾性水肿。
检查建议
1健康人群,长时间的“春困”,查4项指标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B超,总的费用200元左右,可以早期发现肾病。
2有慢性肾病的人群出现长时间的“春困”,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做慢性肾病相关的并发症检查,同时建议慢性肾病患者每年做一次全面各项指标检查,评估病情的稳定性、进展性情况,调整相应的治疗方案。
长时间的“春困”不是小事哦,需关注。
专家介绍
简桂花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周五上午
重视肾脏病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重视患者肾脏病的康复研究、慢性肾脏病管理及科普宣教工作,常到社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做健康知识讲座。


研究方向
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随访管理。难治性尿路感染的诊治,根据病情制定较完善的个体化治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肾"入人心杂志主编:简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