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奈何“人面桃花痘印红”

作者: 占娅     2018-03-05原创标识

收藏

时值青春花信芳华的人们,最尴尬的事莫过于邂逅“痘痘君”,正如她悄悄地来,挥一挥衣袖,带来一片红疙瘩,实在令人苦恼不堪。今天药师将为大家揭开“痘痘君”的真面目,教大家如何成为“战痘圣佛”。


640.webp.jpg


寻常性痤疮俗称粉刺、暗疮、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多发于男女青壮年头面、前胸、后背、臀部等,发病率可高达为70%~87%。


痤疮的症状可根据个体反应、皮损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以下等级:


轻度(I级):以小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脓疱,皮损数量少于30个。

中度(Ⅱ级):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皮损数量少于50个。

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总皮损数50-100个,结节数少于3个。

重度IV级:结节、囊肿或聚合性痤疮,总皮损数量大于100个,结节数多于3个。


640.webp (1).jpg


临床上治疗痤疮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局部外用药物,包括外用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二硫化硒、硫磺洗剂、水杨酸及果酸等。另外,红(蓝)光治疗、激光疗法以及粉刺清除术等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痤疮治疗中。


通常,我们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和皮损性质,对不同级别的痤疮采取分级治疗及联合治疗。当然,痤疮的治疗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变,以充分体现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以下是痤疮治疗推荐方案:

640.webp (2).jpg


看完西药治疗,我们来看看中药。中医认为,痤疮的病机主要是热、湿、淤,病位涉及肺、脾、胃、大肠等脏腑,故选方用药时多以清泻肺热、凉血清热解毒、泻肺通腑、健脾化痰、解毒散结、化痰散结和活血化瘀为主,对久病正虚邪实之人用扶正祛邪、益气养阴祛毒,达到治本之目的。


肺经风热证


皮损以红色或肤色丘疹、粉刺为主,相当于痤疮分级中的I、Ⅱ级。中成药可选栀子金花丸等。


脾胃湿热证


皮损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相当于痤疮分级中的Ⅱ、Ⅲ级。便秘者可选用中成药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丸等;便溏者可选用中成药香连丸、参苳白术散等。


痰瘀凝结证


皮损以结节及囊肿为主相当于痤疮分级中的IV级。中成药可选丹参酮胶囊、大黄蛰虫丸、化瘀散结丸等。


冲任不调证


皮损好发于额、眉间或两颊,伴有月经不调,相当于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的女性痤疮。中成药可选用逍遥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痤疮虽不至于像“来如山倒”般病势凶猛,但却“去如抽丝”般病程绵长,迁延不愈。因此必须树立起强大的与痘痘一战到底的信心。同时控制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战痘”基础,要限制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的辛辣甜腻等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减少奶制品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熬夜、长期接触电脑、曝晒等。日常清洁应选择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细菌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分清洗。忌用手挤压、搔抓粉刺和炎性丘瘆等皮损。6e药师与您一起战“痘”。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6e药师杂志主编:张剑萍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