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一位电视节目主编的看病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作者:王孜    2018-03-01原创标识

收藏

今天不说采访见闻,说说我上个月看病的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已经说不出来话了,嗓子哑、而且疼。


原因就是在一个月以前,在节目录像现场喊、跟同事们一起开会、跟各工种沟通、还参加了几场好姐妹的火锅聚会,在一次次哑了好,好了哑的经历之后,嗓子彻底不行了。最可怕的感觉是在早上醒来时候,嗓子用一种像砂纸般的疼痛感提醒我它的存在。


640.webp (7).jpg


我本来想,过年七天假,在假期里少说话,能把嗓子给养好。可是老妈打来电话说,还是去看看吧,很久都不好了。于是我脑子里蹦出曾经在《养生堂》节目中多次讲到的喉癌、食管癌、声带息肉等等很多可怕的词。不管是什么,还是得面对。所以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勇敢的去了北京同仁医院。那天我有多害怕呢,怎么形容吧,就是从早上醒来去单位上班,没吃饭,就喝了半杯水,也不饿,据看到我的人说,脸色蜡黄。在同仁医院有一位很和蔼的喉科大夫接诊了我。我很努力的跟大夫说:大夫,我一个月以前发不了“驴”的音,一发这个音就特别疼。大夫问现在呢。我说好一些了,可是一吞口水咽东西就很疼。大夫说用镜子看看,从鼻子进。从鼻孔给喷了点麻药,紧张的我订在椅子上不敢动了。俩大夫还边看边商量,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其实是不记得他们在说什么,因为一直十分关注鼻子里插进去的这根管子,大夫让我发“yi”、“a”的音,管子刺激的喉咙想咳嗽。回头看了看屏幕,竟然从鼻子进去的管子能看到声带。屏幕上大部分是红色,看不懂。


大夫诊断是炎症,开了雾化的治疗,让我回家了。

640.webp (8).jpg


接下来的事情有意思了。雾化治疗用了点激素,早上用完好转,晚上不行还是哑。到大年初四的晚上,是用雾化治疗的第五天,在睡觉的时候,我开始回忆为什么总治不好。首先我很相信同仁医院医生的水平,顺便说一句,分享一下我看病的原则,选一个自己相信的医生,毫无保留的相信他,并且配合治疗。其次我觉得或许是病太久,所以好的慢。最后我突然想到,好像每次加重,都跟吃辣椒或者甜的有关系。在《养生堂》节目里头经常提到胃食管反流,几年前去采访汪忠镐院士的时候,我听了他的经历,问过他我有熬夜工作后胸骨后疼痛的症状,他就说我该查查,当时觉得自己年轻没大毛病,就忽略了这件事。那我是不是反流的问题。果断翻了家里的小药柜,正好有抑酸药,吃了。


第二天感觉好了很多。


640.webp (9).jpg


我是不是反流?


第一次大夫在用内镜看的时候,好像也提了“反流”这个词,好像是的。


上班第一天,去同仁医院复查,嗓子已经可以说出话,比节前恢复了不少。还是那个和蔼的喉科大夫,我跟他讲了我的想法。又从鼻子插管子,这次连麻药都没有,我竟然不害怕了,大夫看了看说治疗有效果,反流也得治。给我开了4周的药,我很相信他,他告诉我一定能好。


大夫都不会说绝对的话,但是他这么说了,我也百分百相信能好。


640.webp (10).jpg


今天是我吃药的第6天,因为每天晚上很难受,所以我把吃药的时间选在了下午5点,目前一切都很好,嗓子也几乎都好了。严格遵医嘱吃4周,然后去找这个大夫做复查,做个听话的病人。


工作依然非常忙碌,又开始开会、录像、审片,才发现自己一天原来要说这么多话。


因为这次看病的经历,得到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1,每天很多话都是不必要讲的,学会闭嘴。

2,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要观察自己的生病规律,告诉医生。

3,老妈说,三十多岁,很多小毛病就开始来了,是真的。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医院采访见闻杂志主编:王孜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