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搬运的方法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需要引起公众注意的是哪些病人可以搬动,哪些病人切忌搬动,如果搬动不当会有什么后果。本文将通过一个笔者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在引出急救知识的同时,探讨很多朋友问过我的一个问题:最近实在太倒霉了,该怎么办?
故事从改革开放初期说起,我的三大伯(我父亲的堂哥)是当时我们县里最知名的农民企业家之一。在他人生中最得意的那几年,他的炼钢厂有工人上千,许多达官显贵都以认识他为荣。
但是没过几年,在工业整合兼并的浪潮中,他的炼钢厂很快就倒闭了。再后来,他便成了县里最有名的“老赖”。然而,即使欠了很多债,他仍然抽着名烟,时常西装革履,最喜欢别人叫他老总。
岁月如梭,多年后我再见他时,却是在医院的急诊室。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个面容枯槁的老人,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我不禁感慨,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在伤病面前都是一样的可怜和无助。
经详细了解病情后得知,原来是一个月前三大伯骑着摩托车翻到路边的深沟里。他的朋友将他拖出来时,见他的脖子向一侧“耷拉”着,就“顺手”将他的脖子“活动”了几下“扳正”。
于是,三大伯被送回家休养,之后他似乎也没觉得哪里不舒服。但是从几天前开始,他就感觉到左手麻木,并且很快四肢都不会动了。他便到县医院检查,结果为第二颈椎齿状突陈旧性骨折,压迫脊髓导致的截瘫。
第二颈椎也叫枢椎(见图1),位于颈部和头部连接处,有一个向上的凸起叫齿状突,与第一颈椎的锥环共同形成活动的寰枢关节。第一二颈椎邻近人体的生命中枢,手术风险极大,而且陈旧性骨折还需将长歪了的齿状突敲折后重新固定,手术难度更是增加不少。县医院做不了这种手术,于是三大伯被转到了省城。
图1
说来也奇怪,自从三大伯的工厂倒闭后,家里总是多灾多难,尤其是在最近四年里,家里竟有三个人受伤,而且都是伤到了颈椎。
三年前,三大伯的独子与人发生争斗,追逐中从5米高的河堤摔下,由救护车送到医院。医院检查为颈椎骨折(具体位置不详),手术后休养了几个月才痊愈。
两年前,三大伯的亲弟弟在工地上被倒塌的墙砸伤头部,虽然当时能走路,但工头还是拨打了120。接诊医生见他整个脖子僵直不能转动,问他脖子痛不痛,他回答:“不痛,只是有些麻木!”
医生立即给他上了颈托固定,转运到医院检查诊断头皮裂伤和第二颈椎齿状突骨折(与三大伯的骨折位置相同)。由于没有明显错位,不需要手术,回家后继续颈托固定,休养了几个月也就好了。
由于三大伯受伤后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病情恶化后就没有两位亲人那么幸运了。骨科的专家看了他的病例资料后摇头说:“这个手术我们也做不了,得转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医院才行!”
后来三大伯被转到北京的医院。但是他到了北京后非常焦虑,整天嚷着说不想死。在北京医院做磁共振时突然大喊大叫,心率狂飙到180次/分,试了几次都无法继续检查。住院后第五天,他的心率再次飙升,抢救无效后便去世了。
事后,三伯母问我:“我们家这些年太倒霉了,不断有人生病或受伤,是不是应该搞搞迷信活动啊?”
世界上有一些事情似乎是科学解释不了的,比如运气。生活中确实会有一些人厄运缠身,各种倒霉事集中出现,这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信奉迷信。
作为一名医生,我坚信这些迷信活动改变不了人的运气。如果非要从唯心的角度讲,我宁愿相信:阴暗生霉运,阳光得所幸。
或许,霉运就如同霉菌一样长在我们的心里,如果内心阴暗,自然适合霉菌(霉运)生长,如果内心充满阳光,霉菌(霉运)自然很难生长。
如果一个人整天想着如何去谋害别人,或者担心别人如何谋害自己,做事情不能专注,就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内心阳光的人,总想着别人的好,为人真诚友善,心怀坦荡。即便遭受不公,也没有过多的怨恨,自然能远离是非祸端。
例如我的三大伯,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找他借学费。原以为身家几千万的他会很爽快地答应,没想到他竟百般刁难,要求父亲在他的果园做工抵债,而且工资只有其他工人的一半。
如果我是一个内心阴暗的人,我便会记恨他一辈子而不会在他落寞后还当他是亲戚。我觉得我并非一个高尚的人,但我知道,恨一个人其实很痛苦,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内心阳光的人,总是能看到世界好的一面,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界。即便遭受不幸,也能往好的方面去想。
比如我有一个乐观的朋友摔伤了左手,他会安慰自己说:“还好!如果摔伤的是右手,吃饭和写字都会不方便;如果摔伤的是腿,就不能走路了;如果摔伤的是头,就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了!”本来是一件很倒霉的事情,在他看来却还是蛮幸运的。
从医学的角度讲,不良的心态会使人体的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减弱人体的抗病能力。而愉快的心情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自己什么时候会得什么疾病,但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确实能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故事讲完了,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在我们的故事中,一家三人伤到的都是颈椎,为什么颈椎很容易受伤?为什么三人结局不同?为什么有的颈椎骨折患者没有疼痛感?什么样的病人应该怀疑脊柱损伤?如果遇到怀疑脊椎损伤的病人该怎么办?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先讲解剖基础。
人体的骨架由206块骨头组成,起到支撑和保护脏器的作用(如图2所示)。抛开四肢不讲,我们可以把人体骨架的主体看做是一根“棍子”串联起三个“盒子”,“棍子”就是脊柱。三个“盒子”从上到下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头颅保护大脑,胸廓保护心、肺、肝、脾(肝脾虽然在腹腔,但也隐藏于胸廓下缘),骨盆保护生殖和泌尿器官。
图2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组成。除了支撑作用,脊椎也有保护脊髓的作用。脊椎中央有一个椎孔,负责传导大脑神经信号的脊髓就走行于椎孔内(如图3所示)。当脊柱损伤时(如图4所示),因结构改变,炎症水肿等因素导致椎孔狭窄,压迫脊髓导致受控区域活动障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截瘫。
图3
图4
大脑是发出神经冲动的起源,脊髓是传导神经冲动的大通道,位置越接近大脑,神经束越多,影响范围越大。如果是颈椎骨折引起的高位截瘫,患者可能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了解解剖基础以后,就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了。
1.为什么颈椎容易受伤?
如图2所示,胸椎和骶尾骨有其他骨骼支撑,相对稳定,而颈椎和腰椎如同哑铃棍一样连接两头,所以容易受力损伤。肌肉是保护脊柱的主要力量,腰部的肌肉较颈部发达,所以脊柱中最容易受伤的是颈椎。
2.为什么故事里三个颈椎骨折的病人结局不同?
颈椎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程度,损伤部位有直接关系,但损伤后处理是否得当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颈椎骨折后,颈椎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如图4),如果搬运时出现弯折或扭曲,或者纵向受力,很容易出现骨折处移位,加重损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次损伤。故事里前两个病人经专业人员处理,预后很好,但第三个病人经旁人粗暴处理后,出现严重后果。
3.为什么有的颈椎损伤当时没有疼痛和截瘫的症状?
一般说来,很严重的损伤在受伤短时间内只会有麻木感,而不会有剧烈疼痛。如果脊柱损伤当时没有明显压迫脊髓的情况,就不会出现截瘫症状,但随着炎症水肿加重,脊髓受压后截瘫才会慢慢显现出来。
多年前我在接受美式创伤急救课程时,对他们上场后二话不说先固定颈椎的做法很不理解,心说也不先问问病人是否有颈部疼痛,是否有神经体征再做处理。但后来我见过几个当时无明显症状,后面才出现截瘫的病人,才明白他们的做法是对的。
4.什么样的病人需要保护脊柱?
得知颈椎损伤可以无疼痛,甚至可以走路,有的读者可能会有疑惑:是不是所有伤员都得怀疑脊柱损伤呢?其实主要还得看病情和受伤机制。
首先,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应常规保护脊柱。一是因为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检查疼痛状况和神经功能,二是此类患者通常伴有颅脑损伤的情况或严重的受伤机制
其次,如果考虑伤员有撞墙、重物砸伤头部、高处坠落、车祸导致腾空翻滚、老人摔倒屁股着地等使脊柱纵向或横向受力的情况,无论患者意识是否清楚,不管有无疼痛,都要怀疑脊柱损伤可能。
特别指出的是,大约10%的头外伤病人会合并有颈椎损伤,所以头外伤患者应注意保护颈椎。
5.怀疑脊柱损伤的病人,公众人员应该做些什么?
中国的老百姓,说起急救首先会问该做些什么,但其实上知道自己不该什么做更为重要。
脊柱损伤的搬运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操作,需要多人配合,医护人员可能会用到头锁、头肩锁、双肩锁,胸背锁和轴位翻身等技巧,可能会用到脊柱板,铲式担架,颈托等专业设备。所以非专业人员,面对怀疑脊柱损伤的患者,还是尽量不搬动更为妥当。
急救现场,公众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评估和保证环境安全上(如实施交通管制),如果有气道受阻和大出血的情况,立即开放气道和处理大出血。除此之外,不要做过多处理。千万不要擅自搬动患者,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迫不得已(如必须脱离危险环境)非要搬动,应遵循的原则是在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躯干成一条直线,不能有弯折和扭曲,也不能纵向受力。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木板、门板等硬物进行搬运。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