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再次生病住院了。医师的病历中写着是因为“间歇性咳嗽1月半,加重伴痰中带血1天”住院的。事情是这样的:1个半月前,小刘和朋友们聚会时喝酒喝醉了,当天晚上有点着凉。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小刘感觉头昏沉沉的,有点发低烧,并伴有咳嗽、周身疲乏无力、不想吃东西。小刘知道自己感冒了,就自行服了一些感冒药,上班了。到了第三天,小刘自觉好一些,烧退了,乏力、纳差等症状有好转,但是咳嗽没有缓解。小刘继续服用感冒药治疗了1周,自觉除了咳嗽没有缓解以外,没有其他不适。小刘认为是感冒还没有完全好,自行买了几种止咳药物连续服用。奇怪的是1个多月过去了,咳嗽症状不仅没有一点改善,反而觉得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持续咳嗽,咯少量灰白色痰,有时夜间咳嗽发作影响到睡眠。小刘有点烦躁,但想想自己平日身体状态还不错,这回应该也能抗过去,再加上年终了工作比较忙,常常在加班加点,所以也就一直拖着没有去医院。近1周来,小刘自觉午睡及夜间醒后汗比较多,以前从未有过这种现象;渐渐地每天下午三、四点后出现低热,测了最高体温是37.8°,夜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同时伴有轻微疲乏,胃口差。今天上午咳嗽时,咯了一些灰白色粘痰,痰中带少量鲜红色的血。小刘很紧张,赶快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为小刘抽血、留痰标本做了化验,并拍了胸部X片检查。2天后,结果出来了,医生诊断小刘得了肺结核,并且具有传染性,需要住院隔离治疗。
结核病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结核病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染。结核菌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数量和致病力的大小,也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结核菌入侵人体后,若人体免疫功能比较强大则不发病、或病变比较轻微,结核菌也可以在人体潜伏下来,待人体免疫力比较弱时,如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患病后体弱或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则体内潜伏的细菌被激活而发病或易感染结核菌。小刘正是因为喝了酒并且感冒后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才导致结核杆菌披着感冒外衣“乘虚而入”的。

结核菌感染后,若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可能会导致全身播散性肺结核而产生严重的后果。那么,怎么样早期识别肺结核呢?
在下列情况下要警惕可能患了肺结核
1、发热,多为低热,波动明显,多在午后出现,夜间恢复;
2、盗汗,尤其是午睡和夜间睡醒时发现出汗很多;
3、无故咳嗽超过2周;
4、“感冒”时间超过2周,仍未恢复;
5、突发咳血、痰中带血或在长时间咳嗽的基础上发生咳血或痰中带血;
6、青壮年突发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可能是以结核性胸膜炎起病。

那么怎么样预防肺结核呢?
1、一旦诊断肺结核且排菌的患者,应尽快隔离治疗;
2、对牛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牛型肺结核病流行;
3、禁止随地吐痰;排菌患者咳出来的痰要正确处理和消毒,如烧毁或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
4、患者用过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可以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消毒。
5、加强锻炼,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易感性;新生儿或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降低发病率;
6、排菌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者或结核菌素近期转阳性的儿童,有建议可以服用异烟肼以预防发病。

智斗传染病杂志主编: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