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766 篇文章
“医生,我这报告上写的‘肝内无回声区’是啥意思啊?是不是长肿瘤了?”诊室里,52岁的张阿姨攥着腹部超声报告,声音里满是焦虑。 原来,张阿姨上周体检做了腹部超声,拿到报告后看到“无回声”“见点状强回声”等字眼,越查网上信息越心慌,连夜挂了号来问清楚。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看不懂超声报告、被专业术语吓住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今天就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腹部超声报告里的“密码”一一解开。 先搞懂:超声报告里的“回声”,到底在说啥? 超声检查就像“用声音拍照片”,通过声波碰到不同组织的“反射情况”来判断身体状况,而“回声”就是这些反射信号的“名字”。报告里最常见的4种回声,对应着不同的情况,记好这张“翻译表”就不怕: 高回声/强回声 相当于“反光的镜子”。比正常组织回声强,最常见的是结石(比如胆结石、肾结石,会提示“后方伴声影”)、钙化灶(比如肝内钙化,像身体里长了个“小结石”,大多是旧伤或炎症留下的痕迹,良性)。 等回声 相当于“和皮肤颜色差不多的布料”。和正常组织回声一样,比如某些均匀的结节,容易“藏”在正常组织里,需要医生结合其他检查(如超声造影、增强CT)确认。 低回声 相当于“浑浊的米汤”。比正常组织的回声弱,可能是肝血管瘤(良性)、小的肝结节,也可能是炎症(比如胆囊炎早期)。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大小、形态进一步判断,不一定是坏东西。 无回声 相当于“清澈的水”。通常是液体成分,比如肝囊肿、肾囊肿、膀胱里的尿液。这类情况大多是良性的,就像身体里长了个“小水泡”,只要不太大、不影响功能,定期复查就行,不用慌。 再拆招:4个最常见的认知误区,别再踩坑! 误区1:囊肿就是肿瘤,早晚要癌变? 真相:囊肿和肿瘤完全是两回事!囊肿是“囊状结构”,里面大多是清亮液体,像“小水泡”;而肿瘤是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肉疙瘩”,分良性和恶性,需要进一步检查判断。 绝大多数囊肿(如肝囊肿、肾囊肿)是良性的,生长缓慢,只要体积不大、没有压迫症状,定期复查即可。只有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囊肿(如复杂性囊肿伴钙化、分隔增厚),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异常。 比如张阿姨报告里的“肝内无回声区(考虑囊肿)”,就是良性的,医生让她半年后复查就行,根本不用手术。 误区2:胰腺显示不清,就是胰腺出问题了? 真相:“胰腺显示不清”是超声检查中很常见的情况,大多和检查条件有关,不是胰腺病变的信号。 胰腺的位置较深,前面有胃和肠道遮挡,如果检查前没做好准备(如胃里有气体、没空腹),声波就很难穿透,导致显示不清。这种情况通常会建议“空腹复查”,并非胰腺本身有问题。 误区3:“看到‘见血流信号’,肯定是恶性的?” 真相:错!有血流不代表“不好”,就像“植物需要浇水”,身体组织也需要血液供应。 良性的东西也会有血流:比如肝血管瘤、子宫肌瘤,这些良性病变需要血液维持生长,报告里会提示“可见少量血流信号”,是正常现象。 恶性的东西可能血流“不正常”:比如肝癌,可能会出现“丰富的异常血流信号”(比如血管乱走、血流速度快),但这只是参考,不能单凭“有血流”就断定是恶性。 简单说:“有血流”是常规描述,关键看“血流的多少和形态”,最终得由医生综合判断。 误区4:“报告写‘未见明显异常’,就不用给医生看了? 真相:绝对不行!“未见明显异常”不等于“完全没问题”,有两个关键原因: 1.超声有“盲区”:比如胃里有食物、肠道有气体时,会挡住胰腺、胆囊的视线,可能漏看小问题;而且超声对某些早期肿瘤(如小肝癌)的识别能力有限,可能需要结合抽血(如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进一步确认。 2.医生要“结合症状”:比如你明明有腹痛、腹胀,但超声没查出问题,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建议做其他检查(如胃镜、CT),而不是只看超声报告下结论。 记住:无论报告是否提示异常,也一定要把报告和体检表一起带给医生,让医生结合你的年龄、病史、症状“综合把关”,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体检。 最后划重点:读懂报告的正确姿势 1. 先看“结论” 报告最后通常会有“超声提示”,比如“肝囊肿”“胆囊结石”“未见明显异常”,先抓住核心结论,不用纠结前面的专业描述。 2. 别慌“专业术语” 遇到“无回声”“低回声”,对照前面的“回声翻译表”初步判断,不确定的先标记,再找医生解读,别自行百度对号入座,网上信息繁杂,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焦虑。 3. 带齐资料找医生 无论报告有没有问题,都要拿给专科医生(比如消化科、肝胆外科)看,复查时记得带上既往的超声报告,方便医生对比病变变化。 4. 重视“建议随访”和“进一步检查” 如果报告提示“定期复查”“建议CT/MRI检查”“建议穿刺活检”,一定要及时遵医嘱执行,这是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 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体检神器”,读懂报告不用成为“专家”,只要避开误区、找对医生,就能轻松应对。下次再拿到报告,别再慌慌张张啦! 作者:胸科医院超声科 杨玲 主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超能力杂志主编:杨玲
发表评论

收藏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