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初识破伤风:不止生锈钉子会引发

作者:代守前    2025-10-19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735 篇文章

提到破伤风,很多人觉得 “只有被生锈钉子扎了才会得”,不是钉子就不碍事,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事实上很多情况都可能引发破伤风,非新生儿破伤风(28天以上人群患病)若未及时处理,病死率高达30%~50%。


图片


一、破伤风到底是啥病?


破伤风是一种 “细菌毒素引发的肌肉抽筋病”。致病的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藏在土壤、灰尘、动物粪便中,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在伤口深、有坏死组织的 “缺氧环境” 里复活繁殖,释放超毒的 “破伤风痉挛毒素”——不到1微克就能致人死亡。这种毒素专攻神经系统,会让全身肌肉失控紧绷、抽筋,严重时呼吸肌僵硬导致窒息、器官衰竭。


二、这些场景要警惕


破伤风杆菌生存能力极强,它在土里能活好几年,100℃开水煮1小时才会死,碘伏消毒也能扛3小时。日常生活中可能感染的场景有:钉子、玻璃扎伤(尤其深伤口)、动物咬伤、划伤后未消毒;拔牙后感染、中耳炎未愈、分娩或流产后护理不当;以及不洁针管注射毒品等。


三、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破伤风有3~21天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可达半年甚至更久。而且伤口离头部越近,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破伤风主要分为3种类型:


1. 全身型(最常见、最危险)

初期肌肉酸痛、轻微抽筋,逐渐出现张口困难甚至牙关紧闭,面部僵硬呈“苦笑面容”,脖子僵硬、身体呈 “角弓反张”,轻微刺激(光线、声音、触碰)就会引发剧烈抽筋,痛感强烈但神志清醒,严重时甚至无法呼吸。医生常用 “压舌板试验” 判断:轻触咽后部后若立刻咬合,大概率是破伤风。


2. 局部型(症状局限但别大意)

此类型仅伤口附近肌肉抽筋、僵硬,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全身型,因此仍需及时就医。


3. 头部型(头面部受伤需注意)

头面部受伤或中耳炎、鼻窦炎未愈时可导致头部型破伤风,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面部肌肉瘫痪、眼睛转动异常、舌头不听使唤等。头部型同样可能发展为全身型,因此同样不可拖延。


根据这些典型表现,同时伴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或疼痛性肌肉抽筋等症状基本可以确诊了。


四、容易搞混的一些疾病


有些疾病也会出现肌肉抽筋、张口困难等情况,但仔细检查还是有不同之处:

①狂犬病:常被猫狗咬伤后发病,且发病后怕水、怕风;

②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间歇期身体柔软,而破伤风抽筋时神志清楚、间歇期肌肉僵硬;

③口腔、喉咙发炎:仅有张口困难,无抽筋发生;

④毒鼠药中毒:虽然症状类似,但常伴有呕吐、腹泻,毒物检测可明确。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破伤风不只是生锈钉子会引发,小伤口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中招。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代守前 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意外创可贴杂志主编:代守前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