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深海潜水让你的身体发生什么变化

作者:史兆雯    2025-10-16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719 篇文章

最近在热映的《碟中谍8》中,相信许多观众对特工伊森·亨特那次惊险的深海潜水任务场景印象深刻。电影中的潜水场景紧张刺激,但真实的深海潜水涉及复杂的生理变化和潜在风险。下面我们来聊聊潜水时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jpg


一、潜水时的人体生理变化


大家是否还记得影片中,潜水艇士兵们对特工伊森说的那些话,“你要使用腹式呼吸。”。。。“如果你憋住呼吸,你的肺就会爆炸。”。。。“你的神经会受到影响,判断力会下降,反应会迟钝。”。。。“你会赶到全身疼痛。。。经常抽搐。。。”。。。其实,这些都是深海潜水时人体的会产生的生理变化。


01

海水压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水深每下降10米,环境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ATA)

在深海潜水时,呼吸的气体来自潜水员携带的气瓶,(通常是压缩空气或混合气体)其密度高于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肺部必须克服更大的外界压力才能完成气体交换。潜水艇士兵要求特工伊森使用腹式呼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深海潜水时还会遇到“波义耳定律”

由于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下潜时,肺部气体被压缩,若屏住呼吸上升,肺部可能过度膨胀,导致“肺气压伤”(如气胸、动脉气栓)。因此,潜水时必须“持续缓慢呼吸”,避免憋气,否则肺真的可能会“爆炸”哦。


氮气麻醉(“深潜醉”)

在30米以深,高压氮气可溶解于神经细胞膜,引发类似醉酒的症状(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如果使用氦氧混合气(如Trimix)可减少这一风险,这就是那个潜水艇士兵不愿告诉特工伊森的氧气配比的秘密。


02

血液与循环系统的调整



血氧与二氧化碳

水下呼吸时,吸入气中的氧分压(PO₂)随深度增加。在极深水域(如60米以下),常规空气的氧分压可能达到毒性水平,发生“氧中毒”,导致抽搐甚至昏迷。因此,技术潜水常使用低氧混合气(如Nitrox或Trimix)。


外周血管收缩

冷水环境会使四肢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流失,但可能影响肢体灵活性。


03

减压病(DCS)的风险


潜水时,高压环境使惰性气体(如氮气)大量溶解在血液和组织中。若上升过快,这些气体无法顺利通过呼吸排出,会在体内形成气泡,引发减压病(症状包括关节痛、皮疹、神经损伤甚至休克)。电影中,最后特工伊森失去意识的场景,很有可能就是减压病引起的。


安全停留

为避免减压病,潜水员需按计划缓慢上升,并在特定深度(如5米)停留数分钟,让惰性气体逐步释放。特工伊森在获救后被放置在充气舱中,也是这个原因。


免减压极限

不同深度和时间的潜水有不同的安全停留要求,需严格遵循潜水表或电脑表的指示。


二、深海潜水的关键注意事项


看了影片中那么多潜水时的人体危险改变,大家也不要害怕,潜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依然能够好好的享受美妙的海底世界。


01

潜水前的准备



健康评估

心血管疾病、肺部问题或耳鼻窦疾病患者不宜潜水。


装备检查

确保调节器、浮力控制装置(BCD)、气瓶压力正常,备用二级头可用。


潜水计划

明确最大深度、潜水时间、上升速率及安全停留安排。


02

潜水中的安全措施



保持中性浮力

避免快速下潜或上升,减少气压伤风险。


监测气体供应

遵循“三分之一法则”(1/3气量用于下潜,1/3用于返回,1/3备用)。


关注潜伴状态

深海潜水应始终与潜伴同行,互相检查装备和身体状况。


03

紧急情况的应对



气体耗尽

使用潜伴的备用二级头,缓慢上升并做安全停留。


氮麻醉症状

若感到头晕或判断力下降,应立即上升至较浅深度。


减压病疑似症状

出水后若出现异常疼痛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尽快吸纯氧并送医进行高压氧治疗。


三、电影与现实的差距


《碟中谍8》中,特工伊森的深海潜水场景虽震撼,但存在不少艺术夸张:


超深潜水无装备

人类自由潜水极限约200米,而电影中的深度可能远超现实可行范围,其实没有装备,人体是很难在200米以上的深海中安然无恙的。


快速减压

现实中,深海潜水后需长时间减压,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迅速出水并立即行动。


深海潜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涉及复杂的生理适应和安全规范。无论是电影里的特工还是普通潜水爱好者,都应充分了解水下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严格遵守安全准则,才能避免危险,享受探索深蓝的乐趣。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史兆雯 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肺常清晰来辟谣杂志主编:史兆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