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常吃外卖食品的健康隐患

作者:杨居东    2025-10-1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712 篇文章


在当代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中,外卖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指一点,想吃的美食便能按时送达。因为它便捷、高效、可选性强,特别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清楚?在这便利和诱人的美食背后,却隐藏着很多不容忽视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隐患。认知有关隐患,理智应对,是保障自身健康的关键,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jpg


一、外卖食品中的常见隐患


外卖从原材料、制作到送达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隐患:


1.食材及配料质量堪忧

  由于消费者无法亲眼目睹商家使用的食材,对其源头更是无法知晓。部分商家利益至上,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使用不新鲜甚或过期的蔬菜、肉类、反复使用煎炸油等,通过重口味(如重油、重盐、重辣、重调味)加工掩盖其异味。长期食用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加工环境恶劣‌

  后厨卫生条件差,个别外卖专营店隐藏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从业人员健康证不全、操作不规范、厨具清洁不到位等,如油污堆积、食材随意摆放、生熟不分,甚至出现蟑螂横行、老鼠乱窜等。这些情况极易导致交叉污染和微生物超标。


3.预制菜

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因为大多数外卖使用的是加热即食的料理包。合规的料理包本身是工业化生产,安全性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添加剂含量以及长期食用的健康影响仍需重视。最担心的是有些商家使用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料理包。预制菜的隐患在于营养的流失以及添加剂对健康的危害。


4.包装材料风险

 外卖包装盒(塑料袋)多由塑料或发泡材料制成,特别是一些劣质廉价餐盒,可能由不符合食品级标准的材料制成,在接触高温食物时,可能析出有害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长期积累对人体健康会有不少影响。


5.配送过程风险

 外卖员配送延迟,或无法保证餐食在安全温度(热食应在60℃以上,冷食应在4℃以下)下运输,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外卖配送箱长期不清洗消毒,也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培养皿,加之部分餐盒密封不严,更易污染餐品或外包装。


二、 正确应对 理智点餐


根据目前现状,完全杜绝外卖并不现实。在了解风险之后,可以通过聪明的选择,大幅降低风险,这样才能吃的放心。


1. 选择品牌连锁或信誉好的餐厅

一般原则是查看商家资质,参考用户评价,优先选择品牌连锁店或知名餐厅,这类餐厅通常有更规范的食品安全操作流程。可以查看其《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商家环境照片。参考真实评价。尤其不要选择异常低价的套餐,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里面藏着什么猫腻。


2.尽量避免油炸、干锅、爆炒、红烧、糖醋类菜肴

确保“少油、少盐、少糖”。


3.优选蛋白质来源

尽量选择鱼、虾、去皮的鸡鸭肉、豆制品等作为蛋白质来源,减少红肉(猪、牛、羊肉)和加工肉(香肠、午餐肉)的摄入。


4.主动补充蔬菜

若套餐蔬菜太少,可以自己常备圣女果、黄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作为补充。


5.安全接收

外卖送达后,要注意检查封签与包装,看餐盒外包装是否完好,封签有无破损。防止配送过程中的污染。吃之前要看一看、闻一闻食物,是否有酸味、臭味、异常颜色或黏液等。


6.高温复热杀菌

一般收到外卖后,应尽快食用。对于肉类、禽类、蛋制品等高风险食品,若能用微波炉或蒸锅加热一遍,这也是有效杀灭大部分致病菌的措施。


总结


外卖可谓是现代生活的一大发明,是效率与便利的极致体现。它本身无罪,但若高频次选用和接纳,则是我们的不明智。真正的饮食健康,在于个人掌控。切记,你不仅是消费者,更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外卖隐患,理性选用,才能真正享受到便捷与安心的双重乐趣。记住:最具烟火气、最温暖、最安全的食物,永远来源于自家厨房。有条件时,自己下厨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最佳选择。


作者: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杨居东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行为与健康杂志主编:杨志寅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