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结婚后老公“变冷淡”?真相竟在耳朵里!

作者:吕颜露    2025-09-2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74 篇文章

小梅(化名)曾一度以为,婚姻才几年,丈夫就对自己没了耐心。


58685.jpg


日常生活里,她发现丈夫常常对她的话“反应迟钝”:有时她说了几遍,他仍旧一副没听见的样子;有时听见了,回应也模模糊糊,仿佛心不在焉。

 

尤其在大宝出生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小梅心里忍不住犯嘀咕:是不是丈夫对婚姻感到厌倦了?

 

可当两人摊开来谈时,丈夫也委屈不已——他也觉得小梅经常“爱搭不理”,说话声音又小,总是听不清楚,还以为是小梅不想和自己交流。

 

原本紧张的“婚姻危机”,居然成了一个巨大的乌龙。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小梅决定到医院查一查。

 

吕博士揭秘:问题出在一块“米粒大小”的骨头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后,吕颜露副主任医师告诉小梅:她其实患上了耳硬化症


这是一种与人体最小的骨头——镫骨密切相关的疾病。镫骨只有3-4毫米,却承担着把声音从外界传进内耳的任务。一旦它“僵硬”失去活动,声音就传不进去,人就会逐渐失聪。


典型表现包括



听力逐渐下降

刚开始是听不清细语,之后影响到日常交流。女性在妊娠、分娩、绝经期,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耳鸣

常与听力下降同步出现。


自听增强

自己觉得说话很响亮,别人却觉得声音很小。


威利斯误听

在嘈杂环境反而听得清楚。


部分患者会出现眩晕**。

 

原来,两夫妻以为的冷淡,其实是听力障碍闹的笑话。


耳硬化症的特点

有家族倾向,进展慢


吕博士解释,耳硬化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约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


小梅回想起来,母亲和奶奶的确都有“耳背”的情况,说话习惯抬高音量,这可能正是疾病的表现。


好在,耳硬化症大多进展缓慢。

早期:定期监测即可。


中期:佩戴助听器可改善听力。


严重时:可以通过手术来恢复听力。


这让小梅的焦虑情绪缓解了不少。

 

精细到“在米粒上绣花”的手术


随着二宝的到来,小梅的听力下降加重,她决定接受手术。吕博士为她实施的是耳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手术。


人工镫骨植入手术,指的是将“坏”掉的镫骨足弓取出,在镫骨底板上钻孔,将人工镫骨一端植入孔内,一端安装在砧骨上,从而恢复镫骨活动度,重建听骨链,达到改善听力的效果。


►►►

手术过程精细到令人惊叹


镫骨底板只有1-2毫米,要在上面钻一个0.6毫米的小孔,再植入一根比发丝还细的人工镫骨;手术区域邻近面神经,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面瘫或全聋;手术空间极其狭小,尤其是耳内镜下手术,这种新的术式只需在耳道内做一个小切口,术后不留瘢痕,更加美观,并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优点多多,难度更大,这种手术方式的可操作空间再次缩小,手术中使用的最粗手术器械直径也只有0.7毫米。


历经一个多小时,人工镫骨顺利植入。术后第二天,小梅就感觉听力明显改善。出院前,她笑着预约了另一侧耳朵的手术。

 

温馨提醒


如果你发现自己听力逐渐下降,或者伴随耳鸣、眩晕,一定不要忽视。


特别是有家族耳硬化症史的年轻人,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听力检查。


早发现、早干预,很多听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有时候,我们以为是感情出现了裂痕,其实只是耳朵在“求助”。


作者:深圳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吕颜露 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卓耳不凡杂志主编:吕颜露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