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48 篇文章
六十多岁的张大爷身体还不错,就是有习惯性便秘。每次上厕所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让他身心俱疲。一次偶然机会,听老友说大黄泡水能通便,他便如获至宝,此后每天都会用大黄泡上一大杯水喝。起初,大黄效果显著,就像肠道的“清道夫”,让张大爷排便顺畅,他暗自庆幸找到了解决便秘的“法宝”,这一喝就是大半年。 然而,最近情况却急转直下。大黄渐渐“失效”,便秘愈发严重,常常一周都排不出便,肚子胀得如同鼓一样。不仅如此,他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整个人还特别怕冷。家人见状,急忙带张大爷去了医院。医生仔细询问后,严肃地解释道:“大黄含有蒽醌类成分,它有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肠液分泌的作用,所以短期内能起到泻下的效果。但长期使用,肠道会对这种刺激产生耐受性。而且,大黄里还含有鞣质,它有收敛作用,长期摄入会进一步影响排便,这就是你便秘加重的原因。另外,大黄是苦寒之药,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阳气,所以您胃口变差;阳气受损,身体御寒能力下降,自然就怕冷。” 张大爷这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不该盲目依赖大黄。医生给他开了调理脾胃、温阳通便的中药,并叮嘱他改变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张大爷决心听从医嘱,好好调养身体,再也不擅自乱用药了。 中药大黄的功效主治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因药材块大、色黄而得名。又因其药性峻猛,泻下之力强,能迅速荡涤胃肠内的“敌军”,如同平定祸乱,安定天下之将军,故亦有“将军”之称。 大黄,性味苦寒,有很强的泻下攻积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泻下药。大黄可治疗各种类型的积滞便秘。因其性质寒凉,最擅长治疗实热便秘,被誉为“热结便秘之要药”。中药讲究“用药如用兵“,大黄荡涤肠胃,推陈出新,力猛善行,走而不守,斩关夺门,其药效之猛称其为“将军”一点也不为过。除此之外,大黄还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是中医治疗血热出血、疮疡肿毒、瘀血病证、湿热痢疾、黄疸、烧烫伤等的常用药。 长期服用大黄的副作用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用大黄泡水喝来治疗便秘,一开始效果很好,但久服效果大减,甚至便秘得更厉害。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大黄中含有蒽醌类物质和鞣质类物质。前者攻下,能增强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大便排出,药效明显,作用发挥得快。后者收涩,则会导致便秘,但作用发挥得迟缓一些。所以依赖大黄排便,时间一长,导致便秘的鞣质类物质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反而会加重便秘的情况。其次,习惯性便秘的人群相当一部分是体虚之人,因无力或肠道失于濡润而排便困难。而大黄为典型攻下之品,长期服用会进一步伤及人体的正气,加重体虚的情况,导致排便更加困难。因此,习惯性便秘患者不宜长期服用大黄,尤其是老年体弱的患者。 而且长期服用含蒽醌类物质的泻药还会出现大肠黑变病。因为蒽醌类物质长期刺激肠黏膜,会引发炎症和细胞损伤,受损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后,被肠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同时药物代谢产物也会被巨噬细胞吸收,逐渐沉积在肠黏膜下,形成黑褐色色素。长期服用后,肠黏膜会呈现“蛇皮样”改变,虽属良性病变,也不一定就会发展为肠癌。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肠黑变病合并肠癌、肠息肉的几率都比较高。不过于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目前结肠黑变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但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消除致病因素后,肠道黑色素会慢慢褪去。所以,大黄等中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记不可随意服用。 服用大黄的其他特殊表现 服用大黄以及大黄为主的方药时,身体可能还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大家不必过于惊慌。大黄含有色素成分,服用后可能会使尿液颜色变黄甚至发红,汗液也可能发黄,大便颜色变黑。这些通常是药物正常代谢引起的现象,一般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不过,若尿黄(红)、汗黄、便黑的同时,还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或者症状持续不缓解,那就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情况,以便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中医五年制2023级 刘煜 指导: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中药方剂教研室 张慧卿 项目资助:第一轮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JKKPYC-2022-10)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漫话中药杂志主编:张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