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47 篇文章
许多人误以为车窗玻璃能完全隔绝紫外线,实际上只能部分阻挡,长期驾驶不注意防晒会导致皮肤晒伤、光老化、色斑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 一、为什么开车需要防晒? 1. 紫外线穿透力强 前挡风玻璃多为夹层玻璃,可阻挡大部分 UVB (致晒伤)和约60% UVA (致老化);侧窗/后窗:普通单层玻璃仅能阻挡约30%的UVA(主要穿透玻璃的紫外线类型),剩余70%仍会伤害皮肤深层。 研究证明:司机左脸长期暴露在UVA下,皱纹、色斑数量显著多于右脸。 2. 紫外线其实无处不在 不管阴天、冬季,UVA强度仍可达晴天的80%,其次还有路面反射:沥青、雪地、水面反射紫外线,增强车内暴露。 二、防晒重点部位 面部/颈部 左脸、左侧颈部(主驾驶位)最易受紫外线直射。 手臂/手背 靠窗手臂长期暴露,易晒黑、长斑。 眼睛 紫外线可诱发白内障、翼状胬肉,需戴太阳镜。 三、科学防晒方案 1.物理防护(首选) 车窗贴膜:选择UVA阻隔率>99%的专业防紫外线膜(查看参数:紫外线阻隔率 ≥99%),侧面车窗贴膜比前面车窗为重要(前车窗法律对透光率要求高,贴膜受限)。 穿戴式防晒:防晒衣/冰袖(UPF 40+)、宽檐帽、防UV手套(露指款不影响操作)。深色衣物比浅色防紫外线效果更好(黑色吸收紫外线,白色反射但可能透射)。 2. 防晒霜 选择广谱防晒:SPF 30+(防UVB晒伤),PA++++(防UVA老化,4个+为最高级)。 成分建议: 氧化锌/二氧化钛(物理防晒剂):反射紫外线,不易过敏,适合敏感肌。 天来施(化学防晒剂):稳定防护UVA。 使用要点:出门前15分钟涂抹,每2小时补涂一次为佳,重点涂暴露部位:左臂、手背、左脸及耳后。 3. 其他防护 防紫外线太阳镜:选择标注 UV400 或 100%防UVA/UVB 的镜片。 遮阳板:调整角度遮挡侧面阳光,但需确保不影响视线安全。 四、特殊人群注意 孕妇 选择物理防晒霜(氧化锌/二氧化钛),避免化学防晒剂渗透风险。 光敏性疾病患者(如系统系红斑狼疮) 需严格防晒(UPF 50+衣物+高倍防晒霜)。 最后笔者总结如下 开车属于高强度紫外线暴露场景,尤其是主驾驶位左侧身体,务必采用 “物理遮挡(贴膜/衣物)+ 防晒霜 + 太阳镜” 三重防护,并养成全年防晒习惯。忽略防晒不仅加速皮肤衰老,更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所以安全驾驶,必须从防晒开始! 作者:上海电力医院烧伤整形科 郭瑜峰 主任 宋国荣 主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降电伏虎杂志主编:郭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