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秋中之“虎”如何消

作者:许良    2025-08-22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40 篇文章

暑日未尽,秋风始起,秋虎如期而来。秋虎乃为秋中之“火”,俗称:秋老虎,是指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常指处暑后秋分前,但偶尔也会发威到10月。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风凉、午时高温。


图片1.jpg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另外,每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持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来去无常。“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总会凉爽点,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初秋昼还长,夜还短。据《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以前没空调,经常会在弄堂里乘风凉,荷花池边吹风,照样安然度夏。如今夏天好像离不开空调,秋老虎来了,更在空调下躲避。笔者建议:不要长时间开空调,特别是晚上,不能一整晚都开着空调睡觉。空调温度设置在27℃上下。一般空调开四五个小时以后一定要打开窗户换气,不然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清洁度不达标反而会致病。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不睡风口浪尖。


夏秋之交,临床上常见感冒、发烧,拉肚子患者,大部分是因为长期待在空调间,或饮食寒凉所致。若与体弱者,还会引发空调病。颈椎病、肩周炎等。由此建议:夜间在空调下睡觉,最好盖条毯和毛巾,保证肩膀、脊椎不受凉。睡觉时头要凉,脚怕凉,盖个被或毯,捂住双脚,或者穿上袜子再睡觉。有言道:头凉脚暖睡得安。


闲庭漫步,心静自凉,乘好风凉睡一觉,秋中之火自然消。


作者:许良,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许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