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27 篇文章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典型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 抖——静止时手脚不自主颤抖 僵——肌肉发硬,转身、起床费力 慢——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 倒——身体前倾、易跌倒 目前药物和手术可以控制症状,但“想活得更好,还得靠自己练”。康复治疗可是个 “多巴胺满满的宝藏”,现已被写入 2020 年第四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与药物、手术并列成为三大支柱。 二、康复为什么越早越好? 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即终生都能建立新的神经通路。规律训练可促进多巴胺更有效利用,神经通路秒变高速公路,也就延缓功能退化。 三、康复治疗的四条“主线剧情” 康复治疗包含物理与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吞咽治疗。 建议确诊后即组队(物理-作业-言语治疗师)进行专业评估并开出个性化方案(NICE指南 B级证据)。对于已出现平衡或日常功能障碍者,应进行“帕金森特异性”物理/作业治疗(NICE指南 A级证据);如有言语含糊、吞咽呛咳,即刻启动言语-吞咽联合治疗,降低误吸风险。 四、康复训练四大模块 耐力、力量、平衡、灵活度——每天/周按表刷任务,可显著减缓运动功能退化: 1.耐力训练(心肺功能维护) • 内容:快走、功率车、游泳或节律性舞蹈,中等强度。 • 剂量:20–30 min/次,≥5 次/周。 • 适应性策略:出现冻结步态时,采用地面彩色标记或音乐节拍引导步行。 2.力量训练(下肢与核心肌群强化) • 内容:弹力带、哑铃/矿泉水瓶、坐姿抬腿、站立提踵等抗阻练习。 • 剂量:每周 2–3 次,8–12RM×2–3 组,重点锻炼股四头肌、臀肌及躯干稳定肌。 3.平衡训练(跌倒预防) • 内容:双脚并拢站立、单脚站立、太极“云手”、平衡板。 • 剂量:每日 2 组,每组 2–3 min;训练区备有稳固椅背或专人保护。 4.灵活度训练(关节活动范围维持) • 头颈部:缓慢点头、左右旋转至最大角度各维持 5 s。 • 躯干:站立侧屈、转体配合深呼吸。 • 手指:对指、捏豆子、拧毛巾等精细动作,以延缓“搓丸样”僵硬。 简言之:把“四大模块”当成日常刷经验,把“四条主线”当成早期组队打Boss,越早开团,掉血越慢。 五、营养与生活方式 早餐、午餐低蛋白(≤25 g),晚餐再补足;白天多喝 6–8 杯水,防便秘。 厨房、卫生间加装夜灯和扶手,减少跌倒隐患。 保持社交,参加社区合唱团或太极队,既练身体也练心情。 七、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或咨询康复科: 跌倒 ≥2 次/月 吞咽明显呛咳、体重 1 月下降 >2 kg 幻觉、严重抑郁或夜间大喊大叫 八、写在最后 帕金森病像一条缓慢上坡的路,康复训练就是手里的“登山杖”。只要每天抬脚、挥手、开口练一练,哪怕步子小、声音轻,也能把生活重新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每一位银龄“帕”友都能——稳稳地站、慢慢地走、响亮地说,继续在人生舞台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 53(12): 973–986. [2]Stathokostas L, Little RM, Vandervoort AA, Paterson DH. Flexibility training and functional ability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J Aging Res. 2012;2012:306818. doi: 10.1155/2012/306818. Epub 2012 Nov 8. PMID: 23209904; PMCID: PMC3503322. [3]吕阿兰, 范宇欣, 汤蹲蹰, 等.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52(9): 745-751. 作者:同济⼤学医学院 2023级本科⽣ 王超越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肺腑之言杂志主编:杨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