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沉默的脊柱“枷锁”:认识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虞陆超    2025-08-1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25 篇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AS)并非罕见病,而是一种在我国患病率达0.32%、患者总数超500万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攻击脊柱、骶髂关节等部位,病理核心是附着点炎——即韧带、肌腱与骨骼连接处的炎症反应。若未及时干预,炎症反复发作将导致脊柱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竹节样”强直,使患者活动能力丧失,因此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1.png


发病特点



年龄高峰

75%的患者集中在18-35岁青壮年阶段,正值人生黄金期  


性别差异

男性风险显著更高,男女比例约为2-3:1(我国最新数据为1.2:1)  


遗传标记

HLA-B27基因阳性者患病风险激增,我国患者中该基因阳性率高达90%  


*表:强直性脊柱炎的年龄分布特点*

2.png


近五年数据显示,25-35岁年轻患者激增40%,程序员、健身爱好者等长期保持单一姿势或过度运动人群尤为突出。这类人群常因“年轻扛痛”而延误诊治,错失黄金治疗窗口。

 

一、千年认知之路:从“错判”到科学解密


3.png


强直性脊柱炎并非现代病。古埃及木乃伊曾发现脊柱融合的遗骸,希波克拉底也描述过“脊柱不能屈曲者”。但直到19世纪,它仍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变种。  


关键认知转折出现在1973年:科学家发现HLA-B27基因与AS的强关联。这一突破揭开了遗传机制的序幕。此后研究进一步揭示,HLA-B27通过“分子模拟”机制错误呈递自身抗原,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脊柱组织。  


2000年后,免疫学研究的深入锁定了更多“元凶”:1. IL-17/IL-23轴异常活化:驱动Th17细胞过度产生促炎因子;2. “炎症-骨化”悖论:TNF-α等因子引发炎症的同时,异常激活BMP/Wnt通路,导致韧带骨赘形成;


至此,AS被明确定性为兼具自身免疫与自身炎症的双重病理特征的独立疾病。

 

二、捕捉隐匿信号:识别与诊断的关键点


AS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尤其注意别把“强直预警”当腰肌劳损:


晨僵警报

清晨腰背僵硬持续>30分钟,活动后缓解  


夜间疼痛

休息后加重的腰臀钝痛,可半夜痛醒  


交替臀痛

臀部深处疼痛左右交替,咳嗽时加重  


关节外烽火

反复葡萄膜炎(眼红痛)、银屑病皮疹或肠炎  


4.png


诊断包括以下三方面:

1. 影像学检查  

X光/CT:捕捉骶髂关节侵蚀或脊柱竹节样变(晚期)  

MRI(金标准):发现早期骨髓水肿和附着点炎  


2. 血液标记

HLA-B27检测(90%阳性率)+炎症指标(CRP/ESR)  


3. 临床评估

BASDAI量表量化症状活动度  


我国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延误5-8年,而早期干预可使致残率下降50%以上!

 

三、治疗革命:从姑息止痛到精准狙击


01

传统治疗的局限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曾是主力,但仅缓解疼痛,无法阻断骨融合进程。晚期患者脊柱强直后,传统开刀手术创伤大、风险高。

 

02

生物制剂:改写疾病结局的“导弹”  



2000年后,靶向生物制剂带来三级跳突破:  


TNF-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

首代生物制剂,阻断炎症风暴  


IL-17A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

直接抑制附着点炎的关键因子,2025年国产赛立奇单抗获批,惠及更多患者  


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尼)

小分子口服药,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MRI证实12周脊柱炎症评分显著下降  

 

03

微创技术:晚期患者的“解锁钥匙”  


传统的开放手术可以对晚期患者的脊柱角度进行较好的纠正,此外脊柱可视内镜技术,如UBE手术可以10倍放大病灶,避开神经血管精准松解粘连。

 

04

中西医协同增效也成果斐然  


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补肝肾、蠲痹汤祛风湿)缓解症状


针灸推拿改善活动度,游泳/太极拳增强脊柱柔韧性  

 

四、未来已来:数智化与预防新希望


当前研究正从三方面突破瓶颈:  


1. 双靶点药物

同时抑制IL-17与骨代谢通路,逆转骨化  


2. 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通过基因谱提前识别高危人群  


3. 数智化诊疗平台

AI分析影像+远程会诊,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结语:挺直脊梁,不再只是梦想  


从古埃及遗骸到基因解密,从止痛片到4K内镜,人类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千年抗争已迎来曙光。早诊早治是关键——青壮年群体尤其需警惕“休息加重的腰背痛”。随着国产新药涌现、微创技术普及,更多患者将挣脱“折叠人生”,重获生命的舒展。  

 

健康提示:连续腰背晨僵>3个月?建议风湿免疫科排查AS!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虞陆超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腰健颈1康杂志主编:虞陆超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