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608 篇文章
当您精心为孩子挑选益智玩具、比较早教课程时,是否留意过“擦屁股、挖鼻子、咀嚼、吞咽”这些基本生活动作和技能呢?也许,您和大多数人一样,谈论儿童教育时往往更多聚焦于识字、算数、才艺等能力。其实,这些日常生活技能看似不起眼,却是构建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石。这些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务”,而是需要从小学习、终身操练的生存智慧和健康守护神,更是提升儿童一生科学素养和生活品质的盔甲和隐形翅膀。 今天,我们分为上下两篇,来为这些“低调的英雄”正名,揭开它们背后的科学密码与终身学习、修炼之道。让我们在小事中慢慢播种,在岁月里点点收获! 一、为什么说“擦屁股、挖鼻子、咀嚼和吞咽”是终生必须学习的技能? 01 生理安全的防火墙 咀嚼与吞咽 不当的咀嚼和吞咽,如囫囵吞枣、边吃边闹,是幼儿窒息的首要原因。精细的咀嚼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工序,影响着营养成分的吸收率。 擦屁股 不彻底或不正确的清洁,是尿路感染(UTI)的常见诱因,残留的粪便刺激可引发肛周瘙痒、红肿甚至感染。女孩要更加重视外阴部清洁。 挖鼻子 粗暴或频繁的挖鼻子极易损伤娇嫩的鼻粘膜,可导致鼻出血,约90%的儿童鼻出血是挖鼻子引起的。脏手挖鼻子更是将细菌、病毒送入鼻腔的直接原因,增加感冒、鼻炎的风险。 02 社交礼仪的入场券 在公众场合发出巨大的咀嚼声、旁若无人地挖鼻孔、因清洁不当散发异味等等,这些行为会让孩子在社交中遭遇尴尬甚至排斥。掌握得体的方式,是融入群体的基本素养。 03 健康习惯的奠基石 幼年习得的良好习惯,如细嚼慢咽、保持鼻腔清洁、如厕卫生等,会深刻影响成年后的健康轨迹。消化不良、慢性鼻炎、肛肠问题等,往往源于早期习惯的偏差。 二、尊重孩子的生命历程碑,科学训练法技能解锁时间表 01 咀嚼与吞咽,完成从液体到固体的食物探险 启动信号 约4-6个月,当宝宝能较好控制头颈部、对大人食物表现出兴趣、挺舌反射消失时。 阶梯训练 泥糊期 (4-6月):从单一蔬果泥开始,用硅胶软勺少量喂食,示范夸张的咀嚼动作,即使食物无需咀嚼,让宝宝观察模仿嘴唇开合。 细碎期 (7-9月):引入质地稍粗的蓉状食物,如煮烂的蔬菜碎、软水果粒,鼓励宝宝用牙龈研磨。提供易于抓握的磨牙棒、软块状食物,锻炼手口协调。 小块期 (10-12月+):提供小块、易嚼的软食,如小面条、豆腐丁。明确教导“嚼碎再咽”,吃饭时保持环境安静专注,避免逗笑跑动。强调“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可和孩子一起数数。 关键点 永远让宝宝坐直进食,不强迫喂食,注意避免食物引起噎梗、呛咳等意外情况发生。 02 挖鼻子,教孩子从“粗暴开采”到“优雅维护” 启动信号 当孩子约2-3岁开始有意识用手清理鼻腔不适时,方式常常粗暴,正是需要家长注意介入教育和引导的好时机。 优雅训练法: 认知先行:用绘本或图片解释鼻涕是“鼻子的卫士”,干了变鼻屎会痒。挖鼻子会弄伤鼻腔这个“小房子”。 工具革命:告别手指!引入儿童专用圆头镊子、生理盐水喷雾/滴剂、加湿器。引导和教育孩子,痒或堵时,先喷‘小水雾’盐水,等鼻屎变软,再用纸巾轻轻擤出,或用‘小镊子直接夹出。 地点约束:明确“挖鼻工作室”—只允许在卫生间、对着垃圾桶、用纸巾遮挡进行,不提倡在公共场所挖鼻子。 习惯替代:当孩子无意识挖鼻时,递上纸巾或引导其洗手转移注意力。 03 擦屁股,让孩子成为从依赖到独立的清洁小卫士 启动信号 通常在如厕训练基本完成,约3岁左右,孩子能清晰表达如厕需求后。 独立训练营 方向至上:尤其对女童,必须强调“从前往后擦”,防止粪便污染尿道口。可用玩偶模拟演示。 干净标准可视化:初期使用湿厕纸更易擦净且刺激小,教导孩子擦完后看纸巾,直到纸巾白白净净为止。可练习折纸,确保每次用干净区域。 角度与力度:教导孩子把小手绕到后面,轻轻按着擦,避免用力过猛。练习用镜子观察动作。 终极检查与洗手:养成擦后稍弯腰检查是否彻底的习惯,并立刻彻底洗手,可以参考唱两遍生日快乐歌时间。 辅助工具 儿童专用小卷纸、按压式湿巾盒、稳固的脚凳,确保如厕时能踩实稳当。 三、技能训练关键参考时间表 综上所述,擦屁股、挖鼻子、咀嚼、吞咽,这些生活技能动作小到融入呼吸,却贯穿生命全程,是孩子健康、尊严与独立人格的无声宣言。每一次耐心的示范,每一次温柔的纠错,都在为孩子铸造一副无形的健康盔甲。童年习得的技能,终将成为一生的财富。当孩子能自信地照料自己最基础的需求,那份根植于身体的自主与从容,将伴随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份看似朴素的功课,恰是父母赠予孩子最恒久的礼物——以爱与科学之名,静待花开。 【下篇内容】 四、终身学习操练策略,让好习惯“焊”进孩子骨子里 五、当“小差错”发生时如何办?养育孩子中难以避免的常见风险与智慧补救 参考文献(供家长延伸阅读): 1. 《儿科学》(第9版),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出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份。 3.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徐灵敏著. 儿科常见病解惑[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 5.徐灵敏著.儿科急诊急症解惑[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年10月. 6.徐灵敏主编.幼儿医学基础与评价[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7.美国儿科学会(AAP)官方网站 - 儿童营养、如厕训练、安全指南。 8.世界卫生组织(WHO) -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与喂养建议。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 徐灵敏 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医患心桥杂志主编:徐灵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