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34 篇文章
春暖花开之际,花粉飞扬、气温多变,本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但对于哮喘患者而言,这一季节却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高发期。反复咳嗽、夜间喘鸣、胸闷气促等症状,不仅影响睡眠与生活,还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
一、春季为何成为哮喘高发季?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核心的异质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当过敏原或刺激物侵入时,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增加,最终引发气道狭窄。
春季哮喘高发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花粉浓度激增
3-5月是柏树、杨树、柳树等植物的授粉高峰期,其花粉颗粒微小(直径约20-40微米),易随风扩散至数百公里,成为诱发过敏性哮喘的“隐形杀手”。
2. 尘螨活跃
春季温暖潮湿(温度20-25℃、湿度>70%)的环境为尘螨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排泄物中的Der p1蛋白是强效致敏原,常藏匿于床褥、地毯等家居环境中。
3. 气候波动剧烈
昼夜温差大、冷空气刺激可导致气道收缩,而春季沙尘天气频发亦会加重呼吸道负担。
4. 免疫力季节性调整
冬季人体免疫系统处于“蛰伏”状态,春季骤然活跃可能引发免疫应答失衡,增加过敏风险。
二、哮喘发作的六大诱因及应对策略
1. 过敏原与气候因素
花粉:建议关注当地花粉监测数据,高峰期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与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冲洗鼻腔。
尘螨: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寝具,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
冷空气:晨起或外出前可佩戴口罩预热吸入空气,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
2. 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可破坏气道黏膜屏障,加重炎症反应。预防措施包括:
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球菌疫苗。
避免接触感冒人群,勤洗手并保持社交距离。
3. 药物使用不当
部分患者因担心激素副作用而擅自减药,导致炎症失控。需明确:
控制类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需长期规律使用,不可因症状缓解而停用。
缓解类药物(如沙丁胺醇)仅用于急性发作,过度依赖可能掩盖病情恶化。
4. 运动诱发哮喘(EIA)
约70%哮喘患者运动后出现症状,机制与气道水分丢失、渗透压变化相关。建议:
运动前15分钟吸入短效β2激动剂,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
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运动,运动时采用“鼻吸口呼”模式以减少气道刺激。
5. 情绪与压力
焦虑、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促使气道收缩。可通过冥想、正念呼吸等放松训练调节情绪。
6. 饮食不当
某些食物可能通过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或组胺释放诱发症状。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史兆雯 副主任医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肺常清晰来辟谣杂志主编:史兆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