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393 篇文章
03:14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由腕部正中神经受挤压所致,可引起疼痛、麻木,有时还有手指和手无力。 正中神经走行于腕部的一条由骨骼和韧带(一种坚韧的带状组织)构成的管道内 (图 1),其受挤压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包括: 该管道中的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的带状组织)发生肿胀。 肌腱周围的组织变硬或肿胀。 重复或用力的手部动作。 正中神经会从手部传递感觉信号至大脑,然后从大脑发送信号至肌肉。从而帮助告知大脑当前的手部感觉及带动手部肌肉运动。神经连接了手的以下部位: 拇指 食指 中指 部分环指 手掌临近拇指的部分 女性更易发生腕管综合征。该病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糖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孕妇也较易患该病,但分娩后通常会消失。 腕管综合征有何症状? 包括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疼痛与麻刺感 (图 1),通常在夜间最重,患者可能痛醒。一般双手受累,但程度不同。 部分病例中,手部、拇指或其他手指肌肉感觉无力或不灵活。其他病例中,疼痛和麻刺感可遍布整只手,甚至向上蔓延至腕部和前臂,少数时候会越过肘部、到达肩部。 症状可能在腕部弯曲-伸直或手臂抬举时发作,也可被下列活动诱发(但这些活动并非病因): 驾驶 阅读 打字 握着电话 某种睡姿 许多患者的症状时有时无,还有一些患者的症状最终呈持续性,可能难以活动手指或控制抓握动作。 有针对腕管综合征的检查吗? 是的,如神经电检查,但并非必要。 医生通过询问症状和进行体格检查可能判断出是否有腕管综合征,如轻敲或按压腕部,或者嘱患者做出可加重症状的动作。 但医生可能安排以下神经电检查以确诊: 神经传导检查 显示正中神经的电信号传导是否正常。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信号可能减弱或减慢。 肌电图 可显示手和腕部肌肉对电信号的反应是否正常,最有助于判断症状是否由腕管综合征引起。 我应该就诊吗? 是的,存在上述症状困扰时应就诊。 腕管综合征如何治疗? 一般采取联合治疗: 腕部夹板 –夜间用夹板将手维持在“中立位”(即腕部没有前后弯曲,且手指自然弯向掌部)可能减轻症状。 对于孕期出现腕管综合征者一般建议使用夹板,无需其他治疗,因为大多数患者分娩后症状会减轻。 类固醇注射剂或药片 类固醇可控制炎症和肿胀,有时可注入腕管以治疗腕管综合征。不想注射的患者可服用类固醇药片,但疗效不如注射剂。 其他理疗 一些患者发现瑜伽有助于缓解症状。也有低质量证据显示,部分患者中,使用声波进行超声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神经滑动术”和“腕骨松动术”等其他治疗有时也有用。这些治疗是由理疗师或作业治疗师以特殊方式活动腕部骨骼。 手术 若腕管综合征症状由持续性或重度神经损伤引起,可手术切开构成腕管的韧带。 腕管综合征可以预防吗? 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使用计算机过多会引起腕管综合征,但研究显示两者可能无关。 [1]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carpal-tunnel-syndrome-the-basics?topicRef=16620&source=see_link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针对“鼠标手”(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一、预防与日常管理 1. 调整工作环境 - 保持手腕中立位:键盘和鼠标高度应与肘部平齐,手腕避免过度上翘或下压。 - 使用人体工学设备:选择弧度贴合手掌的鼠标、腕托或垂直鼠标,减少手腕压力。 - 避免局部压迫:不要将手腕长时间压在桌面边缘或硬物上。 2. 定时休息与活动 - 遵循20-20-20原则:每20分钟停下手部动作,活动手腕、手指20秒,并远眺20步外放松眼睛。 - 手部拉伸运动:每小时做手腕伸展(掌心向上/下拉伸手臂)、握拳-张开循环,缓解肌腱紧张。 3. 改善姿势 - 保持肩部放松,避免耸肩;肘关节弯曲约90°,前臂与地面平行。 - 使用电脑时身体坐直,避免头部前倾导致肩颈代偿性紧张。 二、症状缓解措施 1. 急性期处理(疼痛/肿胀明显) - 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减轻炎症。 - 夜间夹板固定:佩戴腕部支具保持中立位,避免睡眠中手腕屈曲压迫神经。 2. 慢性期康复 - 热敷或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温度不超过40℃,避免烫伤)。 - 神经滑动练习:如“神经滑动手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轻正中神经粘连。 3. 药物治疗 - 短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 - 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抗炎药物。 三、医疗干预指征 1. 及时就医的情况 - 夜间麻木/疼痛频繁影响睡眠,或症状持续超过2周无缓解。 - 出现拇指肌肉萎缩(大鱼际变薄)、持物无力等神经损伤表现。 2. 专业治疗选择 - 局部封闭治疗:腕管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快速减轻炎症(需排除糖尿病等禁忌症)。 - 手术松解:内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严重神经压迫患者。 四、生活习惯调整 - 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甲减、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加重症状,需积极治疗。 - 减少重复性动作: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拧毛巾、提重物等加重手腕负荷的动作。 - 体重管理:肥胖会增加腕管内压力,BMI超标者建议减重。 五、康复锻炼示例 1. 手腕伸展 - 手臂伸直,掌心向前,用另一手轻拉手指向后,保持15秒。 2. 握力训练 - 捏握软球或毛巾,每次10下,每日3组。 3. 神经松动术 - 手臂上举,掌心向前,缓慢交替屈伸手腕,配合颈部向对侧倾斜(需无痛范围内进行)。 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调整习惯后症状未缓解,务必尽早就诊,避免神经不可逆损伤。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粟义佳 护师 何丹 副主任护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话骨聊愈杂志主编:陆群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