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脏病门诊,我们总会等候一位特殊的患者,病人总会在快下班的时候与其丈夫一起出现在我们慢病管理诊室,在就诊时会谈到他们的生活,讲他们的故事。如果有那么一次他们没有出现,我就会想会是什么原因呢,心里有莫名的担心。
王鹏和杨丽娜(化名)同为50年代上海人,王鹏是专业服装设计师,杨丽娜是纺织厂女工,同时也是单位的文艺骨干。上世纪70年代,两人相恋结婚,不久后有了可爱的儿子,王鹏因其独特的艺术天赋,职业发展很快达到巅峰,90年代中期,单位外派美国纽约工作。多么幸福的一家呀。
但是幸福太短暂,2012年,杨丽娜体检发现尿蛋白++,未引起重视,2014年体检发现血肌酐400+umol/L,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发贫血、高血压。祸不单行,同一年杨丽娜在华山医院被诊断为“脊髓侧索硬化”(渐冻症)。夫妻俩后悔肾脏病没早重视,早就医,在不相信中到处求医------中国、美国…..疾病的“判决书”都无法改变,这对夫妻终于接受了现实。
杨丽娜肾脏病已经进展到接近尿毒症阶段,面临透析治疗,而渐冻症也进展到双手不能上抬,手指灵活性差,乏力,每天的生活起居均需要王鹏的照顾。王鹏大部分心思都在妻子身上,在医生指导下帮助妻子指定生活计划,督促按时吃药,播放妻子喜欢的音乐,为她设计漂亮的衣服和发型,当然也包括每周陪妻子准时到我们“慢性肾脏病随访及管理”门诊就诊,王鹏与我们配合,在慢病管理团队医务人员指导下协助做好患者饮食营养管理、运动治疗,使患者病情这四年中保持稳定,没有进入透析。他们一起与疾病共存,仍然享受着幸福。
慢性肾脏病(CKD)进程中因为肾单位的逐渐减少,病情的发展就像斜坡上刹车失灵的汽车一样,越到后期发展越快。在我们接触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患者由于长期病痛折磨,又看到自己疾病的终点,必须要接受透析治疗,患者心情/精神都非常差,尤其是一些肾脏病发现较晚,很快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更是无法接受自己的生活要靠透析维持,表现出抑郁,情绪低落,易激惹。此时家人的关爱对患者疾病的发展和稳定也是非药物治疗的一部分,至关重要。
患了慢性肾脏病(CKD)是患者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管理肾病,医患合作是非常重要。慢性肾脏病(CKD)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关注,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