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什么体质的人容易患高血压?

作者:崔松    2017-11-22原创标识

收藏

今天聊一聊体质和高血压的关系。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来谈谈对高血压的认识。血压的高低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血容量,血管的紧张度,以及情绪、年龄等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经常从“五脏”来论治高血压,肝心脾肺肾都与血压的形成相关。其中中医的“肝”与血压的关系最大。


一般来说,哪些体质容易得高血压呢?


第一种,火气大的人

640.webp (53).jpg


表现为:冲动,容易发火,脾气很大,一发火就面红耳赤,特别着急,有出汗、手抖等等。这种人就是中医所说的“肝阳上亢”体质,阳气太旺盛了,会一下子冲到脑袋上,就容易脑出血,突然倒下就死了。所以这些人容易得高血压。对付“肝阳上亢”的办法就是“平肝潜阳”,把阳气往下引。对于这类人来说,不能吃太多热性的东西,而是应该吃凉性的东西。并且需要进行安静的运动,比如瑜伽、太极,而不是拼命跑步,或者是竞技性的活动,他们需要的是安静、舒缓。


第二种,压力大的人


640.webp (54).jpg


这类人往往表面看上去都挺好的,做事要求完美,但是他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尽管不表现出来,外在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很多压力都被他内化、压抑下去,让内在的压力非常大。典型的表现就是脉搭上去非常“弦”,这个“弦”就是琴弦的“弦”,把一根棉绳放在手上搭一搭,再把棉绳拉紧了搭一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吉他或者小提琴这种乐器想发声的话,它的弦一定是绷紧的。如果脉摸上去都是那么紧绷的话,说明内在的压力非常大,以至于他的血管非常紧张,摸上去就像琴弦一样。所以这类人也特别容易得高血压。而且这类人的高血压有个特点,就是下压特别高,而上压不一定高,经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比如血压量出来上面130,下面100,或者上面140,下面110,脉压差非常近。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这种下压比较高的人,定义为心身疾病,就是跟心理因素有关的身体疾病。这类人最关键的是要“疏肝解郁”,因为他们容易肝郁气滞,从而出现情绪问题,特别容易情绪低落,所以需要“疏肝解郁”,当中还是有个“肝”字。而这类人的运动方式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要完美地去策划每一次活动,那样就又掉进原先的问题里面去了,如果要把事情做得很好,极致的发挥他的完美主义,压力无形之中又变大。所以需要说走就走,没有任何的想法,没有任何的计划,反而可以让他放松。


第三种,胖的人


640.webp (55).jpg


在现代医学中也认为胖人容易血压高,从中医这方面来说,肥胖的人往往外强中干,中气不足,容易打瞌睡,吃得很多,但又容易拉稀,大便比较溏薄,舌头伸出来显得比较胖而且颜色比较淡,上面的舌苔比较厚、腻、湿。中医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五脏和五行的关系应该是木克土,“土”就是脾胃,脾胃如果湿气太重,会反过来让“木”没有办法抒发,“木”就会出问题。这个“木”就代表了“肝”,就又跟“肝”有关系了,这个就叫“土湿木侮”。所以这类人最重要就是“健脾去湿”,要减肥,减肥以后血压自然也就下来了。这类人一般运动能力比较差,所以选择的运动方式要相对激烈一点,比如跑步,慢跑以及有强度的爬山等等。


第四种,更年期的人


640.webp (56).jpg


更年期的妇女经常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她们手上老拿件衣服,觉得冷了就穿上去,但一会儿又出汗了,“哄”一下又觉得热了,又把衣服脱了。这往往是更年期的症状。女性由于有雌激素的保护,在更年期之前的血压都比较低,到了更年期绝经了,雌激素越来越少,整个人的形态和身体的激素水平慢慢就和男性差不多了,高血压发病率在这个时期急速上升,65岁左右就跟男人相当,有一个很快的提升过程。这类人的潮热盗汗这种表现,在中医里面叫“肝肾阴虚”,又跟“肝”有关,“肝肾阴虚”以后就会造成阴虚火旺,火旺了以后血压就升高了,所以对于这类人往往要滋阴降火,有滋阴降火效果的药有很多,包括最著名的知柏地黄丸,但光吃知柏地黄丸肯定降不了血压,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最后一种,年纪大的人


640.webp (57).jpg


年纪大的人按照中医的说法就叫“肝肾不足”,又有“肝”了。他往往有怕冷的表现,衣服穿得多,体型不一定胖,表现有腰膝酸软,没有力气。人体“肝肾不足”,就会导致精力、体质都在衰退状态,所以不能抵御外界的寒冷,到了冬天血压就会高得很,而我们给他吃点温性的药,他的血压就可以降下来。但是一般来说血压高的人,不能吃很温热的东西,比如说红参、附子、鹿茸这种药,血压会越吃越高,但对那些很怕冷(肝肾不足)的人,吃了以后血压反而能降下来。这就是中医的辨证,和平常热性、凉性对人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只要用对了药,就能降血压。


640.webp (58).jpg


不管是五种人群中的哪一种,不管是“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土湿木侮”,“肝肾阴虚”,还是“肝肾不足”,高血压总是跟“肝”有关。而“肝”往往都跟情绪有关,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往往要照顾到情绪。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高血压,往往只有治疗初期的高血压或者是高血压病1级,才会用纯中药治疗。而患高血压年数长,或者血压超过160/100mmHg,往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是加用中药以后,病人症状缓解得比较快,同时西药的剂量和种类会相对减少,但是也千万不能迷信,只吃中药,这样的话可能会贻误病情,反而欲速则不达。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心"欣向荣杂志主编:崔松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