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一则达•芬奇密码,你能破解吗?
享乐在后,贯通一义
安定中原,纵横天下
“医学传播学开辟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课堂上,各小组不仅用半个小时头脑风暴出一个医学传播项目,还进行项目分析、海报制作和现场分享。大脑洞与广蓝图……医路走来,一切皆有可能!”王院长如此感慨到。 在医学传播学的最新一堂课上,出现了几位大有来头的新嘉宾。其中,曾获丁香园“医师中的达•芬奇”栏目报道的孙文皋老师便是其中一位。 在课堂上,孙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介绍了医学插画的相关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到医学插画的知识。课后,学院记者团有幸对孙老师进行了一场专访。 A:你真正开始你的“医学插画”是什么时候? B:去年。在去年以前,我画的几乎都是人物画。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到医学插图。有位师兄需要配图写论文。他知道我挺会画画,于是请我帮忙。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笔去描述那些医学知识。之后我越画越感兴趣。在不断观察与对比中,我的“医学插画”也渐渐成熟。 A:你觉得医学插画在医学传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B:主导地位。文字与插画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两大类医学传播方式。但插画比文字要直观。比如有些日本漫画,一点文字都没标注,但我们就能知道所有。医学知识又是如此晦涩难懂。医学插画就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死板为神奇的作用。另一方面,精美的图片比起文字要容易吸引大众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一个切实的科普效果。 A:在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医学传播的过程中,你收获到什么? B: 巩固所学,发挥所长。因为一幅医学插图往往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为了保证插图的准确性,我会搜索大量的资料,运用各种角度去观察。这恰好帮助我回顾之前所学的医学知识。如果我没有去干这个事,我的眼光就会局限在“骨科”,而难以伸展。 A:作为一名骨科医生,在医院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医学传播,你觉得辛苦吗? B:还好!也许是因为年轻,不会感觉太累。作为医生,工作繁重是必不可免的。我几乎每天都是2、3点才睡,然后7点就去上班。但是画画是我的爱好。每当上班上得很累很烦的时候,拿起画笔,我就会感觉到心平气和。当然,如果工作太忙的话,我就会推掉一些画稿,保证自己以最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 A:如果未来“医学插图”这一行业昌盛,你会想转行吗? B:我想过这个问题,答案是毫不犹豫地“转”。要知道能够把乐趣当作职业是件很幸福的事。搞不好我明年就辞职,回家画画了。而且比起医生,“医学插图”会更自由,也更适合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关于医学插画的公司,我国寥寥可数。因为单靠做医学插画很难养活公司。但中国需要更多的人去做。作为医生或是医学生的我们具有先天优势,不妨也考虑一下这门技艺。 达芬奇的密码,你解出来了吗? 答案是! 孙文皋! 孙老师的作品展 这是一只有故事的眼睛,你发现了什么吗? 画中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这是一只花了19个小时完成的金眸狮子,霸气侧漏。 这是用SAI制作的作品,你看到心房心室和主动脉吗? 看到这张图有没有想起关节囊的构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