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014 篇文章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到医院就诊,也都有可能会碰到要静脉输液治疗。看上去静脉输液就是医生开药,护士打针,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患者和家属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输液那些事儿”吧。 问题一:能否空腹输液? 答:人体在饥饿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及防御功能会降低,因此空腹状态下输液,机体可能会发生应激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甚至是低血糖症状,另外也会诱发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空腹输液。当然如果有些疾病必须禁食,比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那就不能吃东西了。 问题二:为什么输液部位会有淤青? 答:输液部位淤青常常是由于输液结束拔针后,未对穿刺点进行合适时长的有效按压引起的。静脉输液穿刺是刺破皮肤表层和近皮肤端的血管壁,所以皮肤和血管壁上都存在穿刺点,我们俗称“针眼”,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点非常接近。拔除输液针后,我们要在血管管壁上的针眼垂直压力按压3-5分钟。建议凝血功能欠佳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友情提示,按压出血点时切勿揉搓,否则会增加淤青发生率噢。 问题三:输液速度越快,效果越好吗? 答:输液速度是根据患者病情、身体耐受力以及药物的性质来决定的。有些药物需要慢滴,自己加快滴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有时速度过快也易造成身体应激反应,导致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头晕眼花甚至休克;另外对于心功能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快会诱发急性功能衰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输液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哦。 问题四:输液管路里少量小气泡进入身体了怎么办? 答:临床输液过程中,大量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很少见。首先,空气栓塞须具备3个条件:动静脉通路;大气压力>静脉压力;空气≥10ml。其次,药液输注完毕,输液管路内的残留液体压力与静脉压相等时,此时我们可以看到靠近穿刺部位管路内有回血,液面不再下降,呈相对静止状态,液体不能完全进入血管,空气自然也不会进入血管,从而不会发生空气栓塞。 问题五:静脉套管针相比传统钢针有什么优势? 答:静脉套管针是由导引针(简称针芯)、软管、底座三部分组成。穿刺时,由针芯将软管送入血管,分离针芯和软管,退出针芯,将软管留在静脉内进行输液。传统静脉钢针输液不宜固定,且容易刺破血管,静脉套管针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而且静脉套管针减少了输液渗漏、血管损伤和反复穿刺的现象,同时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静脉“绿色通道”。依据静脉操作行业标准建议,腐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或者患者高龄、活动度差以及自身血管条件不佳等,都是使用静脉套管针输液的重要参考因素。 以上我们聊了一些常见的输液会碰到的疑问,希望在遇到要静脉使用药物时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哪些疑问我们没有提及的,可以在输液前向相关医护人员询问,也欢迎留言咨询。 作者:仁济医院急诊输液室 护士 张洁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急”思“秒”想杂志主编:刘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