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预防复发,坚持服药是关键——精神科服药管理那些事儿

作者:金晓超    2024-06-27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82 篇文章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病程长、药物副作用、服药剂量和服药频率较多等原因,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进而导致疾病反复复发、致残率增加,延缓患者康复,增加家庭、社会的负担。那么,家属如何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遇到服药依从性差又怎么办呢?下面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什么是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指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即患者接受、同意并正确执行用药方案,包括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准确服药、定期复诊等。


服药依从性差有哪些表现?


服药依从性差的表现主要有:停药、减药、漏药、拒药、藏药、过量服药等情况。

 

 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坚持服药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


 识别服药不依从的信号



药片计数

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数患者减少的药片数量来确定患者有无定时定量服药,从而判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开药记录

根据患者在药房的领药记录,了解患者有无定期开药,判断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的平均水平。


血(尿)药物浓度

通过医院门诊检测患者血液/尿液中药物浓度,推断患者是否服药,判断患者服药依从性。


电子药瓶计数

是一种先进的评价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安装有电子计数器的瓶盖,可以精确记录药瓶开启的具体时间和次数,判断患者服药依从性。

 

评估服药依从行为的方法


家属可以根据以下量表询问患者 8 个问题(见下表),以确定患者过去 2 周内的服药依从性行为情况,用以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


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


用药依从性量表的结果分为好、中等和差三个等级,便于家属进一步观察病情并采用应对方法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如何提高服药依从性?


行动 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首先,家属应该做到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坚信通过服用药物能够改善精神症状,给予患者尊重、理解、支持,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精神康复。


  •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 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 给予尊重、理解、支持

  • 避免歧视、责骂

  • 关心、体贴、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动 2: 运用服药认知卡, 提醒服药的重要性

家属可以通过使用服药认知卡提醒患者坚持服药的益处,说明停药、减药、漏药等的弊端,使患者意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服药的信心。


图片源于自制


行动 3: 记录服药 日记

家属应提醒患者养成记录服药日记的习惯,按时按量记录药物剂量、频率,同时记录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以及服药过程中的疑问,避免漏服、错服等。


  • 提醒服药

  • 避免漏服、错服、过量服用的提示手段

  • 药物管理, 标明服用时间、服用频率

  • 安全提示, 提示有无过敏、不良反应等

  • 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图片源于自制


行动 4: 使用药物管理工具

家属可以为患者提供智能语音药盒、定手机闹钟等方式提醒患者服药,指导患者随身携带药盒,把药物放在经常看到的地方,在家中安放提醒装置等方法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动 5: 替代疗法, 选用长效针剂

针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家属还可以为患者选择长效针剂进行替代治疗,长效针剂可以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减少复发,减轻家属照护负担。

 

总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十一病区,硕士,主管护师,科教护士

金晓超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居家护理达人杂志主编:章雅青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