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30 篇文章
社会老龄化加速,慢性病人群增多。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讲,一次就医期望多开药,家中备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中的备药您是如何保存的?大家是否关注过药品说明书中的“贮藏”条件呢?我们先跟药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环境“术语”吧。 避光 避免日光直射。 遮光 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容器 密闭 容器密闭,以防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 容器密封,以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干燥处 温度≤30℃;相对湿度35%~75%。 阴凉干燥处 温度≤25℃;相对湿度35%~75%。 阴凉处 温度≤20℃。 凉暗处 避光,温度≤20℃。 冷处 温度2~10℃。 常温 温度10~30℃。 总结以上“术语”,我们可以发现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药品包装的密封性是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家中药品保存不当发生变质,不仅疗效不保证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家中的药品需要“养护”也要被重视。根据不同的药品种类,药师给您一下提醒: 01 西药 1.常见需要冷藏的药品 活性菌类: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等。 注射类降糖药(各类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样受体激动剂);人促红素注射液、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射用胸腺法新等。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鲑降钙素鼻用喷雾剂/注射液、阿法骨化醇滴剂等。 抗生素类:妥布霉素吸入溶液。 特别提醒:冰箱冷藏2-8℃,不可冷冻。 2.常见需要遮光的药品 维生素类(维生素C、B1、B2、B6、B12)、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钠)、平喘药(氨茶碱片、茶碱片)、消毒剂(双氧水、碘伏、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此类药品的原包装为避光材料,如瓶体为棕色。提醒大家药品原包装保存,不建议自行分装。 02 中药饮片 家中中药饮片最基本贮藏条件为“放置干燥处”,同时不同饮片也会有“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防泛油”、“防霉”的养护需求。 防蛀 主要淀粉含量较高的根茎或种子类饮片,如山药、茯苓、莲子、川贝母、天花粉、人参、西洋参、黄芪等。可冷藏、密封保存或与花椒、八角等气味浓郁药材同放预防虫蛀。 防潮 主要为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根茎或果实类饮片,如党参、枸杞子、明党参、天龙等。可密封或密封后冷藏保存。 防泛油 以含丰富油脂的种子类饮片为主,如柏子仁、瓜蒌子、核桃仁等。建议冷藏保存,如有刺鼻“哈喇味”切勿继续服用。 防霉 容易被环境中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毒产物的饮片,主要为一些富含脂肪的植物种子类和动物类饮片,其中常见的有桃仁、酸枣仁、大枣、肉豆蔻、决明子、胖大海、莲子、薏苡仁、麦芽等为药食兼用品种。可密封冷藏保存,如发现有霉斑且不可服用。 03 代煎中药 代煎中药为密封包装,可以放置阴凉处或冰箱冷藏(4~8℃)保存,保存时间建议不超过3周。服用则需加热(倒入容器微波加热或热水浸泡)后,温服。 为确保用药安全性避免未知伤害,家中药品也需要用心“养护”。最后药师给您“小贴士”: 1.服用药品前先看有效期确保有效期内服用。独立包装的药品也要关注包装是否有破损,如发现药品性状有改变,切勿继续服用。 2. “梅雨季”等温、湿度高的季节非常适合霉菌的生长,家中尽量避免放置超过2周的中药饮片。 3.代煎药服用前可先检查药袋是否有漏液,如发现药袋臌胀或内有气泡产生,切勿继续服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李颜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6e药师杂志主编:张剑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