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05 篇文章
肠道微生态平衡
人体肠道:最大细菌库、微生物种群400余种,数量10万亿以上,正常情况下菌群与菌群之间,菌群与人体之间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就是肠道“微生态平衡”。
Jennifer Ackerman 科学人杂志中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体细胞+共生微生物细胞构成的一个超级生物体。有学者早在2010年发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提出,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数量、种类、比例的改变)是诱发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人体肠道中主要细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为人体肠道的有益菌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为:益生菌系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目前最为人类熟知和长期安全食用的益生菌是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类。
01益生菌的功能

(1)益生菌—通过酶的作用来降低胆固醇水平,嗜酸乳杆菌具有降脂功效。
(2)益生菌可以通过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来治疗糖尿病。
(3)益生菌能产生乳酸和醋酸,减少腐败细菌产生的毒胺、吲哚、氨、硫化氢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毒性物质。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使机体衰老过程变得缓慢。
(4)聚葡萄糖+乳双歧杆菌B420临床研究:含有或不含膳食纤维的益生菌可以控制身体脂肪量。
(5)乳双岐杆菌 HN019与益生元复配研究表明,可显著降低儿童铁缺乏症,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益生菌有防止骨质丢失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6)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
(7)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抑制肿瘤发生能力。
02什么人不宜多补充益生菌?
胃酸过多的人、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心内膜炎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宜多喝益生菌,最好事先咨询医生。
03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的人群
1、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
2、腹泻或便秘人群
不论细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有肠道菌群失调。
3、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
表现为腹胀、便秘、营养物质丢失及毒素被吸收
4、肝硬化、腹腔炎患者
他们不仅有菌群失调,还有轻重不等的脂源性内毒素血症。
5、肠炎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补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疗效。
6、消化不良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上腹胀满、厌食、烧心等症状,益生菌可促进消化。
7、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者
益生菌可帮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进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8、中老年人
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会随年龄老化而减少。
国内已被批准 药准字 的常见制剂菌种:

04益生菌如何保存?
益生菌大多数是冷藏温度控制在2~10℃左右,避光、密封,而像地衣芽孢杆菌、酪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拉氏酵母菌这些常温避光保存即可。
05益生菌怎么服用
推荐与食物同服,但温度不能过高,避免高温加热,和抗菌药物联用时,间隔2-3小时以上为宜,除了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可以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 为了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所以餐前空腹/饭后效果更佳。
区分概念:益生元、合生元○
益生元是一种不被消化的通过有选择性促进肠内一种或几种细胞生长和(或)活性的而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食物成分。包括果寡糖、菊糖、半乳糖及大豆糖等;
合生元是指益生元与益生菌的混合制品,既可补充活性益生菌,又可选择性地提高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更持久。
(合生元: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低聚果糖)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乳制品,奶酪、酪乳、红酒、豆豉、康普茶、开心果、味噌、朝鲜泡菜、香蕉、蜂蜜、燕麦粥等,这些都含有益生菌,不过不是含有吃进去就会起作用,想要益生菌起作用是有条件的。
一是能活着到达肠内;二是达到一定的数量;三是能发挥显著的效果
无论选择什么剂型的益生菌产品,其最小单位含有的活菌数量为我们选择的关键依据。我们应每天坚持补充益生菌才能帮助肠道维持菌群平衡。虽然任何时候服用均可,但我们更推荐餐前空腹时补充。这是因为餐前胃酸浓度较低,可以让更多活菌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Hill Jennifer H,Round June L,SnapShot: Microbiota effects on host physiology.[J] .Cell, 2021, 184: 2796-2796.e1.
[2]Daniela Elena Serban, Gastrointestinal caners: Influence of gut microbiota, probiotic and prebiotics, Cancer letters 345 (2014)
[3]Stenman Lotta K,Lehtinen Markus J,Meland Nils et al. Probiotic With or Without Fiber Controls Body Fat Mass, Associated With Serum Zonulin,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EBioMedicine, 2016, 13: 190-200.
[4]Sazawal Sunil,Dhingra Usha,Hiremath Girish et al.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and prebiotic oligosaccharide added to milk on iron status, anemia, and growth among children 1 to 4 years old.[J]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0, 51: 341-6.
[5]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 13(4): 241-256.
[6]Perler BK, Friedman ES, Wu GD.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and Human Health. Annu Rev Physiol. 2023 Feb 10;85:449-468.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谢先泽 撰写
王建平 施政 审核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药安全保健康杂志主编: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