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894 篇文章
弱视定义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郑医生解读:
视觉发育期:一般来说,10岁之前小朋友大脑皮层有很好的重塑性,就算有弱视,及时治疗,也是能纠正弱视的,所以我们说这是小朋友弱视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但是过了10岁,经典的治疗就要打折扣了,将来就算戴上眼镜,视力也不会提高了。因此如何治疗青少年及成人弱视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是弱视的高危因素,请注意,他们不是病因!不是说有了这四种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小朋友就要弱视,还要看这些高危因素的严重程度。
单眼斜视:比较好理解,斜视的眼睛因为偏斜看不到物体,往往会成为可怜的弱视眼,不过这种情况容易早发现。
屈光参差:是两只眼睛的度数相差太大,比如一只眼睛100度远视,另外一只眼睛300度远视,那么度数高的那只眼睛往往也会发展成弱视。但是往往这种情况的小朋友不太会被发现,因为有一只眼睛的视力是好的,小朋友很少会跟家长或老师说看不清楚,所以如果没有正规的视力筛查,往往会掩盖病情,等真的发现了,往往错过了弱视治疗的黄金期,那时候就已经有点晚了,会非常可惜。
高度屈光不正:是说两只眼睛度数差距不大,但是度数非常高,比如两只眼睛都是700度远视,那么如果不及时戴镜,也容易弱视。
形觉剥夺:最常见是先天性白内障或是上睑下垂,这些疾病挡住了小朋友一只眼睛的光线进入,阻断了大脑对视觉信号的接收,容易弱视,所以严重的话需要及早手术,避免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诊断弱视的视力是最佳矫正视力,而不是裸眼视力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 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 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临床工作中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1)诊断儿童弱视时,一定要首先进行系统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改变;同时,应发现导致弱视的相关因素, 不能仅凭视力1个指标即诊断弱视;
(2)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 对于3—7岁儿童,诊断弱视时不宜以视力低于0.9作为依据,而应参考相应年龄的视力正常值下限。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开眼界杂志主编:周行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