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膏方调养 享受国粹

作者:许良    2017-11-04原创标识

收藏

一说到国粹,在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中国京剧,一说到膏方,马上会联想到祖国医学——中医,博大精深。其实,京剧也好,中医也罢,都是祖国灿烂悠久的智慧与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医文化至少有25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是华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江南时下天气进入初冬,膏方又将火热起来。空闲之余,我欣然翻阅祖辈在宣纸上开膏方的书法墨迹,字里行间,医理之中,无不显示出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与膏方的神韵,隐藴中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


640.webp (63).jpg


一张宣纸,一枝毛笔,中楷行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文笔中展示理法方药、君臣佐使布局,传统中医文化神韵通过飘逸自如的书法赫然显示,中华书法秒不可言,中华医术妙手回春,书法艺术和中华医术,达到两妙的神奇境界。


640.webp (64).jpg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山海经》 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中国古代养生者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四季更替的规律。善养生者当然要顺应它,如不掌握这种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疾病。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类也必须顺应四时,才能取得效果。


640.webp (65).jpg


冬令进补,应当注意,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体的活动有很大差异会体现不同的需求。此外,人有高矮胖瘦之别,强壮虚弱之异,人体的体质表现出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再者,人分老幼、男女、有病无病、大病小病、有邪无邪,具体落实到某个人,就有其十分独特之处。如果不加区别,一律给于同一种补品,即使有人十分有益,恐怕不少人会适得其反。重要的是仔细区分每个人的具体特点,这就是中医的辩证施补,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阴阳、虚实、寒热,确定是补心、补肺还是补肝、脾、补肾。所以说:冬令进补应辨证辩病施补,量体裁衣,使服膏方者身心得到同治,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640.webp (66).jpg


而如今进入了电脑高科技时代,人们为了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在电脑键盘上飞动指尖,越来越少的人用手写字了,更不用说用毛笔写字练书法了。于是,书法手写膏方也似乎被人们一天天淡忘,药香墨宝,本来应是如影随行的,现在却渐行渐远了。幸运的是,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与健康,膏方热仍在每年深秋初冬的传承延续,说明中华文明的国粹依然源远流长,膏方疗疾,享受国粹的神形还久驻人间。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许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