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花开的半夏
我加入义工联的时间不算长,只是短短的一年,但这段时光,弥足珍贵。起初,我是抱着想了解肿瘤科室的工作常态而加入义工联的。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以抱着简单目标的开始,最终却以抱着无限的感慨而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
附院每天都在上演着生与死的轮回,而面对死亡是肿瘤科室的常态。希望与绝望之间的斗争,从病患住进肿瘤科室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周期性的放疗、化疗而无休止地进行。他们对生强烈的渴望逐渐被现实消磨着,一如同他们乌黑浓密的云鬓,渐随着放疗、化疗而坠落。
在肿瘤科室,你可以目睹他们脱发的过程,可以感受到他们满布希望的眼眸是如何被绝望填塞而变得黯淡。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曾有一位病患问我:你的老师有没有教过如何冲破被绝望笼罩的人生?
“有时候,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高三的座右铭被我脱口而出。
现实是如此的沉甸甸,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柱。可能我们的言语在无情的疾痛面前显得如此的伪善,但希望病患们能坚持下去始终是真诚的。
那些逆生长的花
在这充满压抑的空气中,还是绽放着一些逆生的花。他们是一群迎难而上,笑对人生疾苦的病患,林阿姨便是其中的一朵。
林阿姨会很多种方言,普通话、雷州话、粤语等,而且总爱谈论一些有关美食的话题。她恰如一朵向日葵,灿烂了整个病房。放疗和化疗可以使她失去美丽的云鬓,却摧毁不了她嘴边常挂着的微笑。每当她看见我们这些小蜜蜂时,也总是“毫不客气”地让我们帮她拿饭,打水,开电视,调频道……林阿姨的爽朗热情表达了她对小蜜蜂的肯定。
每次与林阿姨的攀谈总是很愉悦的,有一种说不出的享受。她说我是段子手,总能让她笑个不停。她曾吐槽我瘦弱的体型,让我认她当干妈,好让她把我养肥。当时我也不示弱地说:“铁骨铮铮的气质不是谁都可以体现的”。说实在的,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要养肥我这类话,内心也是被这句话温暖了好久。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快乐得忘记了病痛。
超越时空的传承
忘记病痛只是暂时的,肿瘤一直都在沉默地用它的利爪扼杀我们所爱的人。
我最后一次见林阿姨是在上学期的最后一次服务里。那天她拿着病历档案垂头丧气地坐在床上,一遍遍地看着她从住院到现在的诊疗记录,眼神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她告诉我:“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只剩下不超过五年的待留生存时间。”那一刻,我心里难受极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去软化这个事实。在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的情况下,倾听是最好的选择。那天,林阿姨说了很多,她的婚姻史、她的美食店、她的两个儿子……最后,她仰面朝天不甘地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我想看着我的孙子出生、长大”。对于具有传统价值观的林阿姨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解开的心结。茫茫的时间错开了她与孙子的距离。
我不由得动情地对林阿姨说:
“以前,我有一位患帕金森的亲人。她的记忆已被倒退回几十年前。尽管每天都一起吃饭,她还是记不清我是谁。每天,我都要耐心地向她做自我介绍。但直到去世,她还是没有记起我是谁。虽然她一直都没有记起我,但对于我,她永生难忘。我记住了她最爱的九月菊,记住了她的好,记住了她对待人生的善意柔情,记住了她传承下来的精神。
或许林阿姨你和我的亲人一样,都会有‘看不见’自己子孙的那天,但你能留给子孙们的东西还有很多。你可以写下美食谱,你可以记下鼓舞自己的语录,你可以录下你是如何顽强抗击病魔的视频,这些承载着深情的物件一定可以超越时空去传承给你的子孙。他们一定也会做出如同今天一样美味的食品,他们一定也会顽强拼搏,用乐观的心态去迎接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只要念念不忘,必有深情的回响。”
听完我的这段话,林阿姨呢喃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眼眸里突然闪出了泪光,恰如往昔的光芒。
义工“幸福银行”
义工和病患都是彼此幸福的分子,当我们相互靠近,便会产生幸福的连锁反应。五周年里,义工们与病患们有着聊不完的曾经。只要我们念念不忘这些时光,相信幸福必有回响。病痛仍然在使病患的世界颠倒,我们也依然会给出拥抱。
忘不了那些熟悉的面孔,写下这义工与病患交错后的离骚。
幸福银行杂志主编:王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