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他却因运动差点失去了生命。
小刘同学,4岁,学生。在13岁时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历时3小时的抢救总算是醒了。经过医院检查后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给予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虽然言语清楚,思路清晰,四肢力量正常,但是以前会写的字不会写了,穿衣、刷牙、洗脸、吃饭都不会了,而且走路也不稳了。一心想让孩子快点好起来的父母四处求医,最后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本着“精”“准”康复的原则,根据病人的主诉,入院后由医生组、物理治疗组、作业治疗组、言语治疗组以及护理组给予系统评估,明确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失用症和认知功能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
1、行走时平衡差,有摔倒倾向。
2、写字、刷牙、洗脸、穿衣、系鞋带、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且模仿能力差。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垂直律动、四肢联动、作业疗法、经颅磁刺激及药物等精准的康复治疗处方。经过21天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后,小刘同学在治疗师指导下可以进行写字、穿衣、用勺子吃饭、刷牙等生活活动。他的爸爸妈妈对他们唯一宝贝儿子的未来生活看到了一丝曙光。
什么是失用症
失用症(Apraxia)是习得性运动的运用障碍,也就是丧失了后天习得的、随意的、有目的性的、熟练能力的运用行为障碍,患者神志清楚,虽然患者能听懂指令并有能力执行该指令,但是却不能完成这个指令。
常见的失用症包括概念性失用和运动性失用,还有肢体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态失用等。
如何区分呢?
首先,失用症的前提是没有意识障碍及言语沟通障碍,另外还要排除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感觉缺失及随意运动或共济失调等功能障碍引起的无法运动,且无痴呆表现。
康复治疗
失用症的患者除了给予核心肌群(躯干肌群)训练、降低肌紧张、强化躯干控制、改善平衡及纠正步态以外,在训练中还需要让患者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反复纠错训练,并逐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从而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目的。具体治疗如下:
1、改善运动性失用——手功能精细训练
用勺子舀弹珠训练
插木棒训练
2、改善结构性失用
七巧板训练
拼图训练
3、核心肌群训练,降低肌紧张,强化躯干控制
下蹲站起训练
站立位垂直律动训练
4、改善平衡功能
辅助下步行训练
独立步行训练
5、改善协调功能
对指训练
双上肢同时上举训练
6、护理注意事项:
预防跌倒;
在完成各项训练中要注意保持躯干的正确姿势和头的中立位,必要时可借助镜子的反馈作用提醒患者;
动作的完成要规范,不断矫正异常动作;
尽量减少口头指令,在纠正错误动作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用动作帮助指导;
在患者做动作前闭上眼睛想象动作,然后尝试睁眼完成。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康复在路上杂志主编: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