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808 篇文章
今天去上班,同事们交班:病人“张爷爷”的家属说,“昨天晚上我们爷仨交流了一个晚上,从小时候事情开始回忆,我们交谈地非常开心,我父亲全程笑眯眯的......。”其实我也知道“张爷爷”或许也不一定都听得见,从昨天开始他的呼吸就已经很费力了,今天上午他非常平静地离开了。对于一位98足岁的高龄,在弥留之际痛苦的时间很短,真是福气啊。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常在想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当医学手段已经无能为力时,病人和家属该如何面对?是否能被给予需要的医疗服务与关怀?又该如何有尊严地“谢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的转变近年来安宁疗护这个词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也有很多老人和家属开始选择这种温和的治疗方式。那安宁疗护到底是什么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5.4%。已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国家,加之近年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高发,使得我国发展安宁疗护事业变得越来越迫切。安宁疗护 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它关注那些正在经历严重疾病且生存期短的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安宁疗护为处于不治之症最后阶段的人提人文关怀,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生活得充实和舒适。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安宁疗护
一、安宁疗护推行的理念
安宁疗护肯定生命的价值,将死亡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到来;在控制疼痛及身体的症状之外,对病患的心理层面亦提供整体的照顾。同时强调来自周围人群的支持,不仅支持病患积极地活着直到辞世,也协助家属在亲人患病期间及丧亲之后进行心理反应调试。
二、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明确指出,安宁疗护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其中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获得安宁疗护服务:1. 疾病终末期,出现症状;2. 拒绝原发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3. 接受安宁疗护理念,具有安宁疗护的需求和意愿。目前,关于生命终末期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现有的医学手段无法准确预测生存期,只要患者有需求和意愿,都应获得安宁疗护。
三、安宁疗护的主要内容
1.症状控制
积极治疗疼痛、呼吸困难、呕吐、腹胀等,缓解患者躯体不适症状。
2.舒适照护
病室环境布置温馨、干净,对输液管、胃管、导尿管等更加细致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3.心理支持
非药物的心理干预,如:精油按摩、呼吸冥想训练、音乐疗法、尊严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等。
4.人文关怀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引导患者面对和接受疾病状况,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反应,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尊重患者意愿做出决策,让其保持乐观顺应的态度度过生命终期,正确认识死亡,接纳死亡,从而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
四、安宁疗护的目标
1. 减轻患者痛苦
安宁疗护的目的不再通过积极方式治愈疾病,而是通过控制各种症状,缓解症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2. 维护患者尊严
通过尊重患者对生命末期治疗的自主权利,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习俗需求,采取患者自愿接受的治疗方法,在照护过程中,将患者当成完整的个人,而不是疾病的代号,提升患者的尊严感。
3. 帮助患者平静离世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未被满足需要、人际关系网络及在生命末期想要实现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达到内心平和、精神健康的状态,患者能平静离开人世。
4. 减轻病患家属的负担
通过安宁疗护多学科队伍的照护,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并给丧亲者提供居丧期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丧亲者度过哀伤阶段。
或许您是第一次听说安宁疗护或许您曾经听说过安宁疗护但并不了解,希望由此可以让您初步了解安宁疗护,安宁疗护又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治疗。愿我们珍惜健康的每一寸时光,让生活像夏花一样绚烂即使衰老、患病时也可以尽可能自主、舒适、有尊严地生活和离开,让患者从容完成道谢、道歉、道爱、道别,让生命终结的患者不带走遗憾,让他的亲人不心存愧疚。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老年心内科护师 李漪
审稿:副主任护师 沈军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快乐老年园杂志主编:沈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