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儿科看病如此难,如何分级诊疗?

作者:徐灵敏    2024-02-17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776 篇文章

00.png

多年来,“儿科医生短缺、儿童看病难”备受关注,如何打破困局呢?在国家鼓励生育二胎、三胎但生育率仍然面临挑战的当下,儿科医疗也在“儿科医生短缺”中面临需求升级的严峻形势。2023年,儿科医生、护士、儿童和家长们携手经历了最艰难困苦的一年,大家都希望找到有效的模式,尽早打破这个难以破解的矛盾循环困局!推进分级诊疗是国家强基层、促进儿科建设的重要措施,笔者很赞同而且也为此努力探索多年,在临床实践中致力于“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的探讨。


0.png


一、育儿科普,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


懂得孩子是儿科医生在日复一日的临床诊疗工作中修炼的基本功,爱孩子、为了孩子是儿科医患双方的共同情感和意愿。多年来,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备受关注,儿童看病难与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紧张与刚性需求大的矛盾突出,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化解。儿科困局中最大的难题是儿童常见病大量拥入三级医院就诊,因此,当前急需加强社区医生儿科技能培训和家长育儿科普宣教,引导儿童家长多学习育儿科普、首诊进社区医院,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


儿童急症多、儿科急诊多,起病急、变化快,家长急、医生怕、护士慌,这就是儿科特点!繁忙的临床工作,很多时候儿科医生不得不在3-5分钟之内结束一次全家人带着很多疑问的儿科诊疗,儿科医生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发表育儿科普,可以跨越地域时空、跨越人际沟壑,把实用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能传播给社会大众,让爱孩子的家长朋友们在学习儿科知识的基础上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儿童生长发育中的疾病问题,科学理性诊疗和就医,更好地为孩子保驾护航。


0.png


二、社区儿科,把“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落到实处


为了探索“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的可行措施,2021年5月,笔者在上海市青浦区卫健委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了“儿科名医工作室”,通过“诊室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社区医师的儿科技能,并在在临床诊疗中重视向儿童家长宣教育儿科普,并发放育儿科普图书和文章。通过社区儿科医疗服务和科普宣教,把防控疾病、保障儿童健康的端口前移到了社区和家庭,提高了大众科学育儿水平,也把“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和家庭”开始落到了实处!


时光如梭,转眼2年多时间过去了!2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团队成员在为居民百姓提供优质的儿科医疗服务中,也得到了周边居民大众的认同和好评,日门诊量由最初的个位数,很快上升到十位数,目前已接近百位。2023年一年,北大居社区儿科接诊儿童近2万人次, 2万次为儿童家长解疑答惑了儿童常见病问题,同时也科普了育儿科学知识和技能。


北大居“社区儿科名医工作室”的成功创建和运行,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部分经济效益,得到了医院和卫健委领导的重视,把社区儿科建设作为“离家最近、与你最亲”的家门口社区医院的惠民亮点工程,投资构建了更大更好的诊疗环境,儿科诊疗区还修建了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这是很多三级医院目前都难以做到的。


现在,上海市青浦区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也是常年处于一号难求状态,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儿科名医工作室限号到半天每位医生接诊最多40名患儿,经常需要开2间诊室2个儿科医生同时出诊,每天至少可以减少80-100个儿童及其家长到离家较远的大医院候诊拥挤,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为周边居民实实在在带来了便利。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徐灵敏 主任医师


好书推荐


0.jpg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知识和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主任医师撰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姊妹篇。本书从如何防治“可怕的婴儿猝死综合症”开始,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急诊急症的防治原则,以及如何面对发热、惊厥、大小便异常、哭闹、声音嘶哑等儿童常见急症。被评选。您可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书。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医患心桥杂志主编:徐灵敏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