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特点与防治

作者:健康世界    2024-01-21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683 篇文章

图片
文/孙清廉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与植物界,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存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人系支原体有十几种,其中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研究表明,本病每隔3~4年流行1次。最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婴幼儿与老年人也可发病。

支原体肺炎的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潜伏期可达2~3周。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肺炎和重症患者仅见于重复感染者、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在潜伏期过后患者多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可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与清晨起床时较为严重,婴幼儿可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感染较严重者可诱发支原体肺炎(引发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 3%~10%)。
本病的最大特点是咳嗽症状往往很难在短期内消失, 可持续 2~3周, 甚至会长达 1~2个月以上,胸部 X片上的阴影消失需 4~6周,个别患者 1年后才完全恢复。
患儿若出现了较顽固的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到大医院对孩子进行 X线胸片检查、血清学检测,并在发病初期和发病之后进行 2次支原体抗体检测和滴度对比,以明确是否患了支原体肺炎。
一般而言,本病的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可能引发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必须予以重视。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儿童患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首选药物为红霉素、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早期应用功效更好。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一般无效,由于红霉素等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咳嗽较剧烈者可对症应用止咳、化痰药。本病易复发,所以治疗一定要彻底。

中医药的辨证施治

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支原体肺炎也有较好功效,根据近年报道和笔者的经验介绍如下。中医认为,支原体肺炎病情复杂,一般病程较长。辨证施治除应重视辨证型外,还应注意体质、年龄,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而采取不同法则治疗。
急性期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其症多为肺热蕴阻或风热闭肺、痰热壅肺。其中以第一型最多见,其症主要以咳嗽为主,初多为干咳,继而出现较顽固的剧烈咳嗽,或表现为百日咳样咳嗽,无痰或带少量黏液脓性痰 ;第二型以发热为主,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多伴口渴、咽痛等症状;第三型喘憋症状较重,其症喘憋气促、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等,多见于婴幼儿。
本症治疗多采用清泻肺热、宣肺解痉、止咳化痰等法则治疗,方用麻杏石甘汤、清金汤、桑杏汤、白虎汤、银翘散、普济消毒饮、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加减。
基础方为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桑皮、浙贝母、鱼腥草、金银花、僵蚕、生甘草。以咳嗽为主者加百部、前胡 ;发热为主者可酌加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地骨皮、知母等2或 3种 ;喘憋为主者加苏子、葶苈、炒地龙 ;痰多加胆南星、半夏、竹沥、射干等 ;若病久有瘀滞表现可加虎杖、桃仁等。
缓解期主要有脾肺气虚、肺部阴伤两大类型。脾肺气虚者,表现为咳轻有痰、身倦气短、舌淡苔白等,方用六君子汤, 桃仁、杏仁、冬花、紫苑、冬瓜子等常随症加减 ;肺部阴伤者,常表现为低热、口干唇燥、咯痰不爽、舌质干红等,方用沙参麦冬汤。此外,天花粉、川贝母、桑皮、百合、地骨皮、紫苑、黄精等常随症加减。
在患病期间,患儿要注意与健康人隔离。要让患儿多休息,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最佳室温为18~20摄氏度,空气湿度60% 左右)。给孩子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清淡、容易消化,要少食多餐,鼓励孩子适当多饮水,要少吃燥热容易 “上火”的食品。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在气候温和、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应多到室外活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增强体质 ;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和老年人,在冬春寒冷季节与气候骤变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外出次数和时间,防止受寒着凉;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要少去商场、影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去探视患病的患者 ;不要随地吐痰,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尽量防止与减少飞沫向四周喷射,防止传染他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