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经济舱综合征”是什么鬼

作者:夏乐敏    2023-12-05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620 篇文章

飞机上的危情一刻


一名38岁的男子刚从美国乘飞机回国之后,一行走就感到呼吸急促,行动能力大为下降,与残疾人并无差异。即刻到医院做CT检查显示,他的肺部有多根血管被栓塞。所幸的是,这位乘客还算是运气比较好最后被成功救治了,然而有许多长途旅客在下飞机时就突然头晕,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36.jpg


“经济舱综合征”惹得祸


肺栓塞在欧洲和美国被称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在中国,肺栓塞通常也是致命的,即使你活下来了,你也可能造成终身残疾。肺栓塞的根本原因与“经济舱综合症”有关。在石膏固定、瘫痪、术后和长期患病的情况下,由于长时间制动导致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功能受限,导致瘀血、静脉血栓形成。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男士一样,长途飞行之后可能会出现静脉血栓的这个情况被称为“经济舱综合症”。通常来说,有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肥胖和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发生旅行相关血栓的风险会更高。


“经济舱综合征”常见表现


“经济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主要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危害更大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见而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常发生肺栓塞,而肺栓塞又多起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故现在两者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经济舱综合征”如何防治


抗凝治疗对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十分重要,通常抗凝治疗需要持续三个月以上,有的甚至终身都要治疗。此外,为了监测抗凝效果是否恰当,患者应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指标。一旦发现栓子比较大,则需进行溶栓。如果血栓太大而无法溶解,则需进行介入导管手术,将血栓打碎并吸走。如若发现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应立即停止运动,防止栓子松动,并尽快进行介入治疗,也就是放置腔静脉过滤器,应用滤网来阻断可能流入心脏的栓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治疗是绝对有效的,被过滤器阻挡的栓子也有可能被血流冲走,即使血栓完全堵塞过滤器,血液仍然还可以通过侧枝循环途径转移。


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预防观念非常重要;而对于高危人群,改变生活方式则是重点,譬如戒烟、适当做些运动、控制合适体重、保持良好心情,在饮食上要注意减少摄入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适量饮茶;在乘飞机、轮船、汽车旅行时,注意要尽量多饮水,这样做不仅能稀释血液,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利用上厕所的机会来活动下肢,有条件的旅客还可以抽空做一些旅游休闲体操。对于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者休息时,要注意经常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202117)


作者: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医学博士 夏乐敏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踏"血"无痕杂志主编:夏乐敏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