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肾脏的隐形杀手——输尿管狭窄

作者:盛旭俊    2017-10-11原创标识

收藏

伴随着“哇”的一声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但腹部的肿块使得父母四处求医,被告知刚出生的孩子得了输尿管狭窄。隔壁老王,去年输尿管结石行了激光碎石手术,但今年老是觉得腰酸腰胀,来到医院一查,被告知患了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随之而来的便是患侧肾积水、肾功能下降,甚至肾脏无功能。从刚出生的娃到老年人都会有输尿管狭窄,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640.jpg


人体内输尿管是一根细长的管道,产生的尿液从肾脏通过输尿管平滑肌的节段性蠕动被输送到膀胱后排出。成人正常的输尿管内径是6毫米,但如果一旦输尿管内部结构或外部组织出现变化,导致输尿管的内径变窄变细,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输尿管狭窄,就会导致尿液输送不畅,甚至被堵塞。这就如同家中的下水道,各种因素引起下水道生锈变形,导致下水道排水不畅。


640.png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会有输尿管狭窄呢?在胎儿泌尿系统发育时,如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平滑肌肥厚、纤维组织增生或局部息肉瓣膜,就会引起输尿管上段近肾盂处的狭窄,直接导致同侧肾脏积水。刚出生的婴儿会出现因无痛的腹部肿块,儿童会因反复出现的发热寒战、尿路感染而被发现此种先天性的输尿管近肾盂处狭窄和患侧的肾积水。必要的检查对肾脏功能的评估是必须的,如静脉尿路造影、肾脏的同位素检查、核磁共振等等。一旦明确存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去除狭窄段输尿管,将正常输尿管成形吻合,恢复输尿管正常的尿液输送功能,保持输尿管畅通,保护肾功能。


640 (1).jpg


反复的上尿路感染,炎症刺激导致输尿管粘膜结构发生变化;输尿管内长时间的结石嵌顿,引起输尿管内息肉增生;输尿管内的手术操作史,无论开放手术或是微创激光碎石手术均可能导致局部输尿管粘膜受损,术后手术疤痕形成;输尿管周围其他脏器组织的手术,如妇科手术、乙状结肠手术等均可能引起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输尿管狭窄。而病情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输尿管狭窄的程度。如输尿管仅是轻度狭窄,那么患侧肾脏只会轻度积水;如果输尿管重度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患侧肾脏将在短时间内丧失功能。因此输尿管狭窄是肾脏的隐形杀手,在检查中如发现有肾脏积水,则必须明确是否存在输尿管狭窄这个隐形杀手。


640 (2).jpg


根据输尿管狭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狭窄,但治疗原则是一样的,去除狭窄、解除梗阻、恢复尿路通畅。对轻度狭窄,可行输尿管扩张、留置多根支架管支撑扩张输尿管,或以激光切开输尿管内狭窄疤痕处,但需密切随访,远期效果不理想。对于反复不愈或重度的狭窄,手术切除狭窄段是首选,但如果狭窄段太长则无法行正常输尿管成形吻合,而需行肠代输尿管术。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泌尿与生殖杂志主编:盛旭俊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