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生病,怎么还喝上酒了?

作者:李玥    2023-07-26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466 篇文章


图片13.png
图片12.png
图片11.png
图片10.png
图片9.png



酒文化

图片8.png

要说药酒,就不得不说说我们国家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

从《说文解字》记载“仪狄酒,禹饮而甘之”,到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都足见当时酿酒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酒及其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片7.png

酒为人们喜饮之外,本身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药酒随着人类酿酒技术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应用于各代名医诊疗中,成为了治病救人的一种传统药用剂型——酒剂。在我国中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药酒的起源与酒是密不可分的,在古代称为酒醴。

图片6.png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更是载有红蓝花酒可用于治疗妇人血滞不行腹中刺痛,瓜萎薤白白酒汤可借酒气引药上行,通阳散结治疗胸痹。

药酒使用在隋唐时期最为广泛,其中记载 最为丰富的是《千金方》,涉及到中医内科多个方面, 更在妇科、儿科的应用中有较为突出的论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药酒的专题论著。

图片5.png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间也逐渐开始流传开佳节饮酒 的风俗,如桂花酒、菊花酒等,这对药酒的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药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早已融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





酒的作用

酒,味辛、甘,性大热,气味香醇,人心、肝二经,能升能散,宜引药势,且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有健脾胃消冷积、矫臭矫味之功。

图片4.png

现代医学认为:酒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图片3.png

酒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功效,还经常作为炮制其它中药的辅料和酒剂制剂原料。

       酒炙中药,传统多采用黄酒,起到缓和药性,纠其偏性的作用;或是调整药物归经以加强作用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常山、附子等。

图片2.png

而酒制剂,则多采用符合国家药典质量标准的白酒为溶媒,且药材的多种有效成分皆易溶于白酒中,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祛风活血,散风止痛的方剂,制成酒剂应用效果更佳。





药酒的应用

药酒的酿制,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经验,更吸收了现代先进技术,使药酒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较为成熟.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中收录的药酒数量很多,其主要多为风湿痛药酒、跌打损伤药酒以及养生保健类药酒,如大家生活中较长见到,比较熟悉的人参酒、枸杞酒等。


科学的应用药酒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使用不适宜的中药自行泡酒制药,引发用药安全性事情的报道也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

图片1.png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诊断后开具适宜中药,委托专业生产机构规范制酒,达到喝酒治病、保健的作用。



编者:李玥

责编:李玥、刘渊漪

审核:谢东浩

单位: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草光华杂志主编:谢东浩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