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尿结石患者应如何科学饮水

作者:王伟    2023-05-1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340 篇文章

我国尿结石疾病负担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根据近年一份关于中国成年人尿结石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标化患病率为6.1%,在南方地区甚至超过10%,也就是说“十个人里就有一个”,说明泌尿系结石是目前我国社会一项重大的疾病负担。

 

 

尿路结石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据研究,上尿路结石5年内的复发率要达到26%。尽管目前医学技术先进,已有多种微创技术能有效治疗泌尿系结石,但预防结石复发仍是全球泌尿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饮水预防尿路结石复发

 

虽然泌尿系结石的预防比较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目前结石预防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多饮水。多饮水能稀释尿液,降低尿石成分在尿中的饱和度,不仅有效,也很简便。有人统计过,如果每天只有1升尿,就很有可能自发形成结晶;而如果大于2.5升尿,就不大可能自发形成结晶。因此,多饮水可以显著降低尿石成分在尿中的饱和度。有的患者担心多饮水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这是没有道理的。肾脏每天要过滤180升原尿,而24小时尿量一般在1500~2000毫升。因此,就我们每天的饮水量来说,以达到尿色清亮的程度为目的,肾脏是完全可以承受得了的。

 

尿结石患者如何科学饮水

 

尿结石患者在就诊时,医生都会建议多饮水,可是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饮水呢?具体来说,喝多少水才够?喝什么种类的水好?喝水的频率又应该如何?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21年尿石症诊疗指南中,建议结石患者应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24小时尿量应应达到2.0~2.5升。可是每日测定尿量不方便,也不现实!

 

于是,有研究者尝试通过饮水量来估测尿量。经研究,用每日饮水量估计24小时尿量,有一个计算公式(24小时尿量=每日饮水量x 0.71),也就是说每日平均摄水量增加1 升,24小时尿量会相应增加710毫升,这里的摄水量不包括每日三餐食物自带的含水量。但每日计算饮水量也不方便。

 

那有什么办法呢?最简便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尿色来判断。若尿色清亮,颜色较淡,说明饮水量是足够的。

 

还有一点,要均匀地饮水,也就是饮水间隔时间要均匀,不可有一时多一时少的现象,睡前也可以适当饮水。

 

此外,关于喝什么水,是自来水、矿泉水,还是纯净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是否需要使用滤水器?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结论是鼓励患者饮用当地自来水,无需使用滤水器。不推荐含糖量较高的碳酸饮料。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若体内已经存在结石,还需要听取医生建议,采取合适治疗方法,不能光靠饮水解决,必要时还要采取微创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泌尿系结石医学科普内容,欢迎关注“尿石谈”微信视频号(Wei6439),以及《尿石症诊断与治疗》(健康中国·家有名医丛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伟 主任医师

延伸阅读



无临床意义结石


见石就打 后患无穷


警惕无痛性血尿


男性这个部位感染莫轻视


肾错构瘤:一种良性肿瘤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泌尿疾病那些事儿杂志主编:王伟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