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仲秋养生饮食为要

作者:许良    2017-09-29原创标识

收藏

仲秋为秋季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为仲秋,民间称中秋。今年时值闰月,仲秋在秋分后,霜降前。


640.jpg


民谚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时不宜再赤膊短裤,宜穿长衣长裤短袜子了。进入此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方气温将明显下降,如农谚所言“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干燥和日暖夜寒。而在我们南方则暑气尚未完全退尽,中医称为“长夏”的湿困闷热日正渐去,将要迎来干燥的日子,因此,此时的养生汤品既要考虑到消暑湿、除烦闷,亦要考虑到夏日暑热将尽,人们亦耗气伤津到体倦少气时了。


640 (1).jpg


仲秋养生,饮食为要。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也得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该节气最适宜的食疗方: 莲子百合汤: 莲子、百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而最适合秋天食用的肉类是鸭肉,大枣、枸杞、百合、红薯为秋补四宝,另外芋头、藕、红薯、卷心菜也是秋补素食四宝。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茄子、白萝卜、冬瓜、南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柑、苹果、梨、栗子、橙子、蘑菇也都适合秋天食用。


640 (2).jpg


而仲秋过后,天气日渐凉冷,膏方调理,又入当令。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许良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上海市芷江中路274号上海市中医医院,周日(隔周)上午 石门一路67弄1号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许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