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作者:许良    2023-04-03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313 篇文章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生重要的生理需要。新冠疫情管控已放开数月,但国人尚未从躯体不适的后续影响中完全恢复。不少人都述说“阳康”后出现不适症状: 失眠、脑雾、嗜睡......多种睡眠障碍症状接踵而来,尚未挥之而去。


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发起的今年3.21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恰逢其时。懂得四季睡眠养生,方能造就健康人生。


我院作为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每年在3.21世界睡眠日前后均要组织“良好睡眠,中医行”相关义诊活动。这次在义诊和科普宣教中,不少来者在问:如今新冠刚去,甲流又来,中医有何法宝抵挡。其实不管病毒还是细菌,我们都得与其共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何健康着,有其科学防范方法,还得从健康三大基石——睡眠、运动、饮食说起。


01

睡眠


 

健康睡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如此简单。笔者认为学会调养,才会健康活好。在大都市里,快节奏与慢养生共存。


天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需顺应四时变化,由此减少疾病的发病率。所谓顺应四时,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如今不少人生活不规律,晚上不是应酬,就是在家看电视、刷手机,每天玩到午夜或下半夜2-3点钟才睡觉。人会受到阴阳消长规律的制约,这样一来不可能睡实睡好;或因晚睡而睡眠不足,早晨睡不醒。长此以往,生活规律打乱,就必然会患上睡眠疾病。人们学习、工作劳动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不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违反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时间日久,必然疾病丛生。


02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有的上班族不愿堂食,连吃饭常叫外卖,似乎整天在空调封闭式环境中,节奏虽在不断加快,可是动则不足,静则有余。只有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适应,二者不偏废,才能保持人的体格健壮和精神健康。无论从治疗巩固角度,还是从预防角度来讲,都要有一个体脑并用,动静结合。因为人的体力长期不用了,他的肢体功能就会逐渐衰退萎缩,日久会影响内脏功能和精神活动功能,出现抵抗力下降,昼不精夜不眠,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03

饮食


养生无他,眠食二要。一日三餐,米饭养人。从当今饮食结构来讲,以营养过剩,合理不够为主,要注意少吃滋腻补品和美味佳肴。菜肴以清淡、结合自己的口味为准。大素小荤,野货不沾。主食除米饭外,可以加一些杂粮,如大麦片、玉米等大有好处,可以降血脂,防止肥胖,缓解动脉硬化。时下常出现补品为食,笔者主张审因论治,辨证下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疗需要耐心,康复需要过程,调理更需要时间。人们往往不注重平时的慢养,等到透支完,病入膏肓时,才急吼吼地抓“救命稻草”,其实“稻草”就在你自己手中。


快活地工作,慢慢地享受,好好的睡觉。让奋斗成就梦想,让睡眠成就健康。

作者:许良,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下午(上海市中医医院 芷江路中路274号)

周日上午隔周(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石门一路67弄1号)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许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