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241 篇文章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峰期过去,许多阳康的患者发热等症状基本缓解,但部分人群还存在咳嗽、疲劳感、腹泻、失眠等后遗症。艾灸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穴位,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身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这些后遗症。 一、咳嗽 艾灸操作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约10分钟,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取穴 天突、膻中、肺俞 穴位定位 1.天突: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2.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3.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除了艾灸治疗之外,咳嗽患者平日应饮食宜清淡,忌食肥腻、煎炸、生冷食品。若出现痰中带血、夜间咳嗽加重,咳大量黄脓痰,再次发热、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以及下肢水肿或咳嗽超过3周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二、疲劳感 艾灸操作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约10分钟,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取穴 足三里、三阴交、脾俞 穴位定位 1.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3.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除此之外,在平日里宜选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山药等,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尽量少吃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同时提倡劳逸结合,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 三、腹泻 艾灸操作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约10分钟,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取穴 中脘、关元 穴位定位 1.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饮食方面可以多吃含有盐分的淀粉类熟食,比如咸粥,要少食多餐。后期可以逐渐增加少油易消化的其他食物补充热量,比如酸奶、熟制蔬菜、谷类、肉类等,如果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诊治。 四、失眠 艾灸操作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约10分钟,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取穴 神门、涌泉、安眠 穴位定位 1.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2. 涌泉: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3.安眠:俯卧位或侧伏位,在翳风穴和风池穴的中点处。 此外,尽量减少白天卧床时间,保持规律作息;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低体力活动,如散散步、晒晒太阳等来呼吸新鲜空气,开阔心境放松心态;也可以在每晚临睡前喝杯温水,令经脉舒张,促进困意生成,但量不宜多,以免因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小贴士: 艾灸注意事项 1.单次施灸时间不可过长,以防烫伤; 2.施灸时,注意避开易燃物品,以防起火; 3.灸后可饮用热水,避免饮用凉水; 4.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温度,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达到好的效果; 5.若艾烟引起咽喉不适或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停止艾灸。 6.如若灼伤,可涂以龙胆紫,并用消毒敷料覆盖固定,以免感染。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 常小荣教授团队 作者:张汝涵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针灸与健康杂志主编:常小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