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辞“旧羊”迎“新兔”

作者:许良    2023-02-15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193 篇文章

你“羊”了吗?我变“羊”了!他们全家都“羊了!


壬寅年腊月,“羊”又成了新闻,引发巨大的流量和关注,似乎家家有“羊”新闻。青壮年的手机上,更是在朋友圈秀各种“羊”的高烧照片,“燃烧吧,小宇宙!”39度已经习以为常,40度也不会大惊小怪,还有41度的呢?迎来朋友们的关注与爱心,各种各样的防疫功略与小偏方,让人头晕眼花。但基本上看不到七十岁以上老人在“秀羊”朋友圈,老人是弱势群体,免疫力肯定没有青壮年强。如果成“羊”,他们只能默默忍受病痛,尤其是孤寡老人,如果阳了,又该怎么办?唉声叹气?亦或向隅而泣,又有多少人理解同情她(他)们,必要时还得及时上医院,医护人员会给对症治疗。


在疫情期间,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全国范围大规模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1.2%;在普通人群中,因新冠疫情而出现心理困扰的比例就高达30%。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有的人甚至会失眠或失眠加重,其是中老年人。据调查50岁以上失眠者占总失眠人数的40%,60-90岁慢性失眠率竟高达90%。如今逐步进入后疫情时期,还得重视睡眠养生。良好睡眠,让你更健康;睡得好,免疫力会更好,抗病力会更强。


在疫情关键时期或后疫情时代,会不断次生出情绪障碍,沉浸式焦虑、失眠和抑郁等。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助,预防心理创伤和应激障碍,值得我们医护工作者关注重视。在任何压力下,不要责怪自己,最重要的是,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人”,真正认识到“从我做起,健康为我,也为人人”。同时,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步骤,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似压力。古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该中药苦而因噎废食,中医调理不乏是一种理想选择。


梅花香自苦寒来。像冬梅那样,再困难的严寒,依旧傲立芳香,静待飞雪迎春的到来。像兔子那般,多睡一点,在免疫力的“免”字上加一点,“羊”没“兔”气,迎接福兔的来临。

 

作者:许良,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下午(上海市中医医院 芷江路中路274号)

周日上午隔周(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石门一路67弄1号)



延伸阅读



睡不醒的冬三月


“慢养”当下


总有一种适合你


长夏长,养生忙


“躺平”有弊无利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许良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