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米克戎的自白

作者:王方    2023-02-1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168 篇文章

嗨,大家好!我是奥米克戎,新型冠状病毒原始毒株的第18代子孙。我们已经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上的高光时刻终将过去,我们即将回归到像流感病毒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状态。我想在此认真地向人类全面剖析一下自己,并且和人类探讨一下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人类能够正确地认知我们,将来我们能够更好地长期共存。


我们的降临


我的祖先于3年前突然降临人世间(请不要问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这是我们誓死也要保守的秘密),在地球上掀起血雨腥风。当时,他们随着人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漫游全世界,无孔不入、遍地开花,通过空气、物品传染给地球上一群又一群的人,在极短时间内就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人对我们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全球造成6亿多人感染,数百万人死亡。这是近几十年来我们病原微生物创造的最大战绩了,我因此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在地球上野蛮生长、横冲直闯,一次次闯过了人类高科技筑起的高墙,并且越战越勇。尽管经过不断的基因变异后,我们的毒性减弱了,但是传染性比原始毒株显著增强了,传播起来更加隐匿、迅捷,一个人最多可以传染20多个人,这样的传播速度可以说闻所未闻,应该可以荣登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值得欣慰的是,尽管我们的毒性已经大大减弱了,但是现在仍然有人在面对我们时战战兢兢、瑟瑟发抖,可见这三年我们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了怎样巨大的冲击和创伤,真正应了那就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计划等我时间允许的时候,我要写一部我们新冠病毒的史诗来记录我们的这些峥嵘岁月和高光时刻,让我们的后代知晓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地球上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高科技实在是厉害,在我们出现在地球的极短时间内就把我们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致病性和致病机制都基本搞清楚了,使得我们毫无遮拦地曝光在人类目光的审视之下。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在地球上站在了食物链顶端,自以为成了万物之灵,所以有点狂妄自大,竟然天真地想要彻底消灭我们。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确有点惧怕人类的高科技,胆小、放不开手脚,在人类的严防死守之下,我们被限制在某些局部地方生存繁衍,曾经我们的祖先在中国被彻底消灭。但是在中国之外,很多人对我们的认识不足,不把我们当回事,以为我们掀不起什么大波大澜,所以我们就给他们点颜色瞧了瞧。我们借机在这些地方大肆传播,使这些自命不凡的人个个人仰马翻、哀鸿遍野,最终我们又乘坐交通工具再次杀回中国。在我们群追不舍之下,人类终究退无可退、逃无可逃,很多地方的人被迫“躺平”,任由我们一路高歌猛进、任意妄为。

                 

我们的致病性


因为基因突变,我们奥米克戎的致病力在弱化,表现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袭击人类的上呼吸道,如果身体健康的60岁以下(包括病情稳定的慢乙肝患者),尽管感染后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如发热(甚至是高热超过40°)、咳嗽、咽痛(有人形容像刀割样、针扎样疼痛或者像伤口撒辣椒面样火辣辣的痛感)、肌痛(身体一动就痛)等,但是来得急去得也快,很少波及到肺。患者自己在家吃点解热镇痛药物,发热的话多喝水,没有胃口就少食多餐保证身体足够的热量,睡眠不好的服用点安眠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3-4天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1周左右就从病病殃殃变得生龙活虎起来。当然也有很多人基本无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轻微咽部不适、轻微咳嗽、胸闷和头晕等。所以,就算我们传染性很强,但是对人类的杀伤力实际上很小,大多数不需要去医院,所以人类的科学家一直在呼吁在我们大流行期间,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高危脆弱类人群。

            

目前,我们在中国还有一定的市场,各地对我们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但是终究因为我们的传染性实在是太强,各个地方防不胜防,最终还是放宽了防控措施,但是因为之前的老百姓被保护得很好,所以他们对于我们的认知仍然不是十分清楚,存在恐惧的情绪。尽管现在的官方媒体和医院的专业媒体在强化进行关于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种种健康宣教,但是近期民间仍然出现了几大奇观:

1、大量地屯不必要的感冒药;

2、照着某个清单来购药,使得药店和医院的某些感冒药一直处于售罄的状态;

3、只要一出现发热或者不适就担心害怕,就往医院发热门诊涌。

人类的盲从性真让我这个病毒都看不下去了,为了让人类未来不至于那么痛恨我们,为了我们将来能够和平共存,我给人类提几个建议:

1、备药按照家庭人口备1-2种感冒药,3-5天剂量即可;

2、不一定按照某个清单来备药,实际上现在药店里面治疗感冒的药物有很多,只要是能退热的、止痛的或者止咳的都可以,购买的时候注意一下说明书,看看自己有无禁忌,按照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者同时使用多种同类的药物,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如药物性肝损伤;

3、不要一出现症状就去医院。要知道现在的医院可是最高危的地方,尤其是发热门诊,到处都是人满为患,各种原因都会出现发热,季节性流感、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等(其中,50%以上是感染了新冠),到发热门诊去,可能一个疾病的基础上又传染另外一个疾病。   

          

当然,坦白来说我们也和人类一样,具有欺软怕硬的劣根性。高危脆弱类人群对于我们的抵抗力是比较差的,我们不仅可能造成重症甚至可能造成死亡,这些高危因素包括:一类是高龄患者,尤其年龄大于80岁以上者;二是平日有基础疾病且不稳定、身体基础条件比较差者;三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再就是儿童和孕妇。政府和临床专家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高危脆弱类人群,担心这些人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感染对于医疗资源发生挤兑。提醒这些患者如果发生以下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促;

二是经过药物治疗,体温持续大于38.5°超过3天;

三是原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衰、糖尿病、慢性肾病、肺气肿肺心病、肝硬化等)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四是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

五是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我们的软肋


对我们而言,来自人类的最大威胁是疫苗,人类科学家在我们第一次在人间登台亮相后短短1年时间内就研发出了针对我们的疫苗,当然因为我们不断地变异,使得疫苗的威力大大下降,不能防感染,只能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也许有一天,通用型疫苗被研发出来了,能够应对我们任何的变异,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就拿我们病毒界的前辈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来说,被发现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我们冠状病毒和艾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一样都是属于RNA病毒,而RNA病毒的最大特点就是基因组善于突变,人类刚刚研发出针对一种基因型的疫苗,我们的基因就已经突变成了另外一种亚型,让原来的疫苗的统统失去效果或者威力大减,让人类无计可施。

   


             


因为疫苗可以防重症和死亡,人类的科学家正在呼吁各类人群尽快接种疫苗,实现应接尽接。可是总是有些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问题不去接种疫苗,或者是本身的疾病不稳定不能接种疫苗。实际上疫苗接种只在少部分人群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发热、肌痛、接种局部不适等,严重副作用很少见。有一些人接种了疫苗一个月以后发生了某些疾病,就说是疫苗的副作用,我作为病毒也感觉到疫苗可能被冤枉了。


据报道,截至2022年3月,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两针疫苗的接种率只有50.6%,之后政府部门一直在呼吁尽快接种疫苗,但是截至12月,这个数字只达到了65.7%;而同在亚洲的新加坡,这个数字达到惊人的95%以上,所以现在新加坡政府有底气把我们不当回事,完全和季节性流感一样地对待,我们引发的死亡率连流感都不如。在日本,由我们奥米克戎引发的死亡也一样低于流感,所以日本政府也正在准备把我们当作5类传染病来管理,那就意味着采取级别最低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对此我们颇感失落。

         


        


另外,人类的生物制药业非常发达,在不断地研发针对我们的抗病毒药物,部分药物已经上市应用到临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尚未发现特别特异强效的药物,将来可能会有更加有效的药物问世,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们和人类的关系


说实话,地球上的微生物成千上百万、数不胜数,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无数物种之一,很多微生物出现的历史比人类还要早很多很多很多万万年,人类凭什么就想要彻底消灭我们呢?我们对此只能嗤之以鼻,对人类的无知和自不量力感到可悲和好笑。


不管是对于人类有益还是有害,人类和很多微生物都只能选择共存,这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无奈现实。有些微生物对于人类是有益的,人类的生命中根本就离不开它们,比如人的肠道中存在大量对人类有益的细菌,就像一个微生物小社会,尽管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但是它们的重量可以高达数公斤,这些细菌参与人类的营养吸收、物质代谢、防御屏障等。目前人类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患的很多疾病可能都与肠道微生态的失衡有关,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种失衡在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严重的肠道感染或者其它的疾病状态下就可能发生。


当然,有些微生物对于人类是有害的,如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艾滋病毒等。这些病毒进入人体后就会在人体内长期生存,可能健康携带一辈子,也可能使人类得病,如乙肝病毒可以在人体内长期携带不发生病变,也可能引发肝脏病变发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EB病毒也是一样的,可以健康携带,也可能诱发鼻咽癌、淋巴瘤等疾病,艾滋病毒就更不用说了,长期寄生于人体内可以逐步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类因为免疫功能垮塌而发生各种感染或者肿瘤性疾病。人类一直在寻求能够治愈这些病毒感染的药物,可惜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发出任何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上述病毒的药物,对于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只能通过长期使用抗病毒药来阻止疾病进展,对于EB病毒则没有十分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我们新冠病毒和人类的关系也是一样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断地变异。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基因突变战果显著,人类的科学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我们哪怕很细微的变异,他们发现的最有名的突变株有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及现在正在广泛流行的我们奥米克戎等,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的兄弟姊妹变异株,因为生存能力差,出现没几天就夭折了。


如果我们没有基因突变这把利器,人类的免疫系统可能随时攻击我们,也可能研发出的某一种药物一劳永逸地将我们消灭,或者研发出一种疫苗诱发人体产生针对我们的抗体,这种抗体就像精准的导弹,只要我们进入人体就可以识别并把我们灭掉,这样即使进入了人体内我们也发挥不了致病作用。在上述免疫力、药物和疫苗的重重压力之下,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变异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得以让自己有机会长期生存。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时时处在变异中,每年人类感染的都可能是不同的流感病毒亚型,所以需要每年注射不同亚型的疫苗来预防感染。其实,目前我们奥米克戎的致病力和致死率与流感病毒非常相像,新加坡和日本已经报道感染我们奥米克戎的病死率低于季节性流感,中国报道的致死率和流感等同,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广泛全程接种疫苗基础上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变异让自己方方面面变得更加强大,不仅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有很强的致病性,这样如果把人类都打倒了,我们新冠病毒可能就成为地球的主宰了。但是,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的祖先早已尝试过了,这种想法根本不靠谱,因为一旦我们变异后致病力大大增强,把人类都放翻了,那患病的人很容易就被发现并隔离,这样我们就无法广泛传播开来,也就无法长期生存。所以,这样强致病力的变异相当于自杀式恐怖袭击,将人命要掉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完蛋了,这样的方式很不可取。


相反,只有致病力弱而传染性强的病毒才能够长久的生存,如果我们进入人体后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症,那人类就无法发现我们,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大肆传播,感染大批大批的人,在人体内长期繁衍生存,生生不息,这是我们作为病原体想要长久居留地球最好的选择了。

 

我们的提醒


其实这三年当中,我们和人类就像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人类倦怠了,我们也厌烦了。人类总是对我们躲来躲去的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存在,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消灭不了我们,就如同乙肝病毒、艾滋病毒和EB病毒一样。既然这样,人类不如放弃抵抗,学习如何与我们长期共处。对于消灭不了的东西,我们病毒界的通常做法是:接受它、面对它,然后放下它。能够与人类长期共存将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希望人类能够早一天认清楚我们的真实意图。

 


作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二科

王方


延伸阅读




干细胞,人类疾病的新希望?


肝脏的心声


儿童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安全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有办法远离肝癌吗?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知多少?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智斗传染病杂志主编:王方


 

zhi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