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143 篇文章
什么是晶体植入ICL手术? ICL的英文全称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俗称眼内镜,是由美国STAAR公司生产的,生产的工厂是在瑞士。ICL最初于1992年由俄罗斯Fyodorov研究所研制,已经历了广泛的发展和严格的临床试验,目前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全世界范围。它是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很软很薄的透明镜片,放置于虹膜与自身晶状体之间的睫状沟内。目前临床所用的晶体是ICL V4c,它是一种免虹膜激光打孔的新型晶体,使得手术更微创,更安全。适应于18周岁~45周岁的近视患者。可矫正近视-0.5D~-18D,散光-0.5D~-6D,该手术要求前房深度≥2.80mm,内皮细胞计数≥2000个/mm2。 ICL可通过很小的手术切口植入,手术时间短,视力快速得到提高。与角膜屈光手术不同,ICL无需改变眼睛本身的结构。晶体植入眼内,与人眼本身的光学系统(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共同完成屈光功能。简单地说相当于把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移到眼内去了,因此,与角膜屈光手术的激光切削的减法原则不同,它是一种加法手术。该手术不切削角膜组织,具有可逆性。相对于框架眼镜而言,视网膜成像放大,成像质量提高,因此术后常能获得较术前矫正视力更佳的视力。 ICL是一种安全、可逆、高清、严谨、 防护、舒适的手术方式。 1 安全 ICL不去除、不破坏眼角膜组织,因具有激光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效果,逐渐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趋势。 2 可逆 ICL晶体不同于隐形眼镜,可以永久性植入眼内。如果近视患者需要做其他眼部手术,ICL不但可以取出,而且不会影响眼睛其他结构的改变。 3 高清 让眼睛恢复到卓越高清的视觉质量,矫正后视力大部分可达到甚至超越矫正前预期矫正视力。 4 严谨 详尽的术前检测与术前准备,瑞士精工量身定制的晶体,国际VISIAN ICL资质认证的医师团队。 5 防护 ICL材料中含有紫外线阻断基因,可以阻止有害紫外线进入眼内,从而有效遏制了因紫外线引发的相关眼病。 6 舒适 ICL在眼内的稳定位置保证了它与您的眼睛一起协调正常的运作。晶体一旦植入眼内,不仅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晶体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Miao H, Chen X, Tian M, et al. Refractive outcomes and optical quality after implantation of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with a central hole (ICL V4c)[J]. BMC ophthalmology, 2018,18(1 ):141. [2] Wang X, Zhou X. Update on Treating High Myopia With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es[J]. Asia Pac J Ophthalmol (Phila), 2016,5(6):445-449. [3] Chen X, Guo L, Han T, et al. Contralateral eye comparison of the long‐term visu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between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and laser refractive surgery for myopia[J]. Acta Ophthalmologica, 2019,97(3):e471-e478. [4] Chen X, Miao H, Naidu R K, et al. Comparison of early changes in and factors affecting vault following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tion without and with a central hole (ICL V4 and ICL V4c)[J]. BMC Ophthalmol, 2016,16(1):161. [5] Kim T I, Alio D B J, Wilkins M, et al. Refractive surgery[J]. Lancet, 2019,393(10185):2085-2098. [6] Choi J H, Lim D H, Nam S W, et al. Ten-year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for myop 作者:陈珣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住院医师 审核:郑克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鸣谢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9DZ2340500)
本文内容转载自“郑克医生”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